竹篱茅舍,本是山家景。
意思:竹篱茅屋,本来是山家景。
出自作者[金]蔡松年的《洞仙歌 甲寅岁,从师江?,戏作竹庐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诗,通过对竹篱茅舍、雪坡孤月、冰谷悲鸣等自然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山间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。
首句“竹篱茅舍,本是山家景”,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间农家景象,竹篱笆围护的简陋房屋,正是山间人家寻常的景象。这种景象本身就带有一种朴素、自然的美感,让人感到亲切、舒适。
“唤起兵前倦游兴”,诗人通过“唤起”一词,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怀念,同时也表达了对山间生活的向往和渴望。这里的“兵前”可能指的是战争时期,诗人可能曾经在战场上奔波劳累,因此对山间生活产生了倦游兴。
“地床深稳坐,春入蒲团”,这两句诗描绘了山间生活的细节,地床和蒲团都是山间常见的家具,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坐姿和蒲团的坐感,表达了对山间生活的喜爱。同时,“春入蒲团”也表达了春天给山间带来的生机和活力。
“天怜我,教养疏慵野性”,诗人通过“天怜我”表达了上天对自己的关怀和照顾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山间生活的疏慵野性的喜爱。这里的“教养”可能指的是山间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诗人的熏陶和影响。
“雪坡孤月上,冰谷悲鸣,松竹萧萧夜初静”,诗人通过描绘雪坡、孤月、松竹等自然景色,进一步表达了对山间生活的喜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。这里的“夜初静”也表达了山间夜晚的宁静和安详。
最后,“梦醒来,误喜收得闲身”,诗人通过描述梦醒后的感受,表达了对山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。这里的“误喜”也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生活的误解和对世俗生活的失望。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山间生活的赞美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自由、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传统束缚的反叛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,意境深远,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