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》 薄俗谁其激,斯民已甚恌。

薄俗谁其激,斯民已甚恌。

意思:薄俗谁能抑制,人民已经很元恌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商隐的《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诗人辞官归隐途中的所见所感为主线,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、对故乡山水的思念,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。 首联“大镇初更帅,嘉宾素见邀。使车无远近,归路更烟霄”,描绘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原因和途中的欢迎情况,表达了诗人对辞官归隐的决心和对故乡的思念。 颔联“稳放骅骝步,高安翡翠巢。御风知有在,去国肯无聊”,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,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山水的思念。颈联“心悬紫云阁,梦断赤城标”,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,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。 接下来,诗中通过描述山水的美丽和神仙传说,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。诗中还表达了对世风日下的不满和对良知的呼唤。 最后,诗人在诗末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和对自己未来的决心,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优美,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,通过描绘诗人辞官归隐途中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大镇初更帅,嘉宾素见邀。
使车无远近,归路更烟霄。
稳放骅骝步,高安翡翠巢。
御风知有在,去国肯无聊。
早忝诸孙末,俱从小隐招。
心悬紫云阁,梦断赤城标。
素女悲清瑟,秦娥弄玉箫。
山连玄圃近,水接绛河遥。
岂意闻周铎,翻然慕舜韶。
皆辞乔木去,远逐断蓬飘。
薄俗谁其激,斯民已甚恌。
鸾皇期一举,燕雀不相饶。
敢共颓波远,因之内火烧。
是非过别梦,时节惨惊飙。
未至谁能赋,中干欲病痟。
屡曾纡锦绣,勉欲报琼瑶。
我恐霜侵鬓,君先绶挂腰。
甘心与陈阮,挥手谢松乔。
锦里差
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
李商隐(约813年-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(谿)生,又号樊南生,祖籍怀州河内(今河南焦作沁阳),出生于郑州荥阳(今河南郑州荥阳市),晚唐著名诗人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。

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,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(以锦瑟为代表)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

唐文宗开成二年(837年),李商隐登进士第,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弘农尉等职。因卷入“牛李党争”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,一生困顿不得志。唐宣宗大中末年(约858年),李商隐在郑州病故,死后葬于故乡荥阳。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(今沁阳山王庄镇)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斯民

    读音:sī mín

    繁体字:斯民

    意思:指老百姓。
    《孟子万章上》:“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。”
    《管子侈靡》:“天之所覆,地之所载,斯民之良也。”
    晋·陆机《答贾长渊》诗:“乃眷三哲,俾乂斯

  • 薄俗

    读音:báo sú

    繁体字:薄俗

    意思:轻薄的习俗,坏风气。
    《汉书元帝纪》:“民渐薄俗,去礼义,触刑法,岂不哀哉!”
    《晋书虞预传》:“穷奢竭费谓之忠义,省烦从简唿为薄俗,转相放效,流而不反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