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越问·篇引》 既乃登陆而游兮,历天台与四明。

既乃登陆而游兮,历天台与四明。

意思:随后登上陆地而游啊,历任天台与四明。

出自作者[宋]孙因的《越问·篇引》

全文赏析

此诗为一首描绘诗人家族历史和自身生活经历的诗歌。首句“典午氏之盛时兮,余鼻祖曰子荆。”表明诗人的祖先在典午氏(古代的一个姓氏)的鼎盛时期有着显赫的地位,而他的鼻祖子荆更是其中的佼佼者。 接下来的几句诗,诗人描述了自己的祖先子荆如何谋乐郊以隐居,颺潄石之清名,以及他的孙子承公曾经担任鄞与余姚的地方官,他们都喜欢会稽的山水,因此选择在那里定居。 然后,诗人转述了永和九年的一次盛大的禊集,他和王谢等人都参加了在兰亭的修禊活动,赋诗吟咏,寄寓了自己的逸兴。他们在回沼边倚修竹,松风吹过,冷冷作响。维兴公尤其喜欢这样的活动,他作了流觞之后的序文,帮助逸少达到了高致的境地,他们的芳誉在难兄中齐名。 最后,诗人描述了自己登陆游历的经历,他游览了天台山和四明山,他在笔端漱飞瀑,留下了掷地有声的金声。他自己从句章迁徙到姚州,历经十稔(十年),感叹风流人物的浸邈(消逝)。 整首诗以诗人的家族历史为线索,穿插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,展现了诗人对家族历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典午氏之盛时兮,余鼻祖曰子荆。
谋乐郊以隐居兮,颺潄石之清名。
有闻孙曰承公兮,尝令鄞与余姚。
爱会稽之山水兮,爰徙家於兹城。
当永和之九年兮,惠风畅夫莫春。
偕王谢之诸公兮,会修禊於兰亭。
赋临流之五言兮,寄幽寻之逸兴。
泛回沼倚修竹兮,松风落而冷冷。
维兴公尤好事兮,作流觞之后序。
助逸少之高致兮,齐芳誉於难兄。
既乃登陆而游兮,历天台与四明。
潄飞瀑於笔端兮,遗掷地之金声。
余自句章徙姚兮,倏绵历乎十稔。
慨风流之浸邈兮,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四明

    读音:sì míng

    繁体字:四明

    意思:山名。在浙江省·宁波市西南。自天台山发脉,绵亘于奉化、慈溪、余姚、上虞、嵊县等县境。道书以为第九洞天,又名丹山赤水洞天。凡二百八十二峰。相传群峰之中,上有方石,四面如窗,中通日月星辰之光,故称

  • 天台

    读音:tiān tāi

    繁体字:天檯

    英语:balcony

    意思:(参见天臺)
    山名。
    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天台四万八千丈,对此欲倒东南倾。”
    明·杨珽《龙膏

  • 登陆

    读音:dēng lù

    繁体字:登陸

    短语:空降

    英语:to land

    意思:(登陆,登陆)
    渡过海洋或江河登上陆地。特指作战的军队由水面登上敌方的陆地。

  • 既乃

    读音:jì nǎi

    繁体字:既乃

    意思:犹于是。
    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既乃珍臺蹇产以极壮,墱道逦倚以正东。”
    宋·梅尧臣《玉麈尾寄傅尉越石联句》:“既乃阻清燕,复屈驱呓蚊。”
    金·王若虚《门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