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岩求之不得,后村不求而获。
意思:方岩找不到,后来村里不求而获得。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题研六言四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纯真与高尚的品质。它通过描述颜色的纯度和德行的坚韧来表达这个主题。
首句“无驳杂者其色,不磷缁者其德”,用鲜明的色彩和坚硬的石头来比喻纯真和高尚的品质。这里,“无驳杂”和“不磷缁”都是形容石头的颜色,前者表示颜色纯净,没有杂质,后者表示石头在磨砺中也不会改变颜色,象征着人的德行坚韧不屈。整句话的意思是,拥有纯真和高尚品质的人,他们的表现是纯粹的,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改变。
第二句“方岩求之不得,后村不求而获”,这里的“方岩”和“后村”可能是指两个地方,也可能是一种象征。如果是指地方,那么它可能象征着纯净和高尚的环境。如果是指人,那么“方岩”和“后村”可能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,“求之不得”和“不求而获”。前者表示努力追求却无法得到,后者则表示无需努力就得到了。这句话的意思是,在纯净和高尚的环境中,人们可能难以找到这样的人;但在另一种人生态度下,人们可以不求而获纯真和高尚的品质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色彩和德行的比喻,表达了追求纯真和高尚品质的重要性。它鼓励人们保持纯真,坚韧不屈,不为外界所动。同时,它也提醒人们,在寻找纯真和高尚的过程中,可能需要耐心等待,因为它们可能并不轻易就能得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