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取百年曲,三叹有遗音。
意思:听取百年曲折,三个人有遗音。
出自作者[宋]朱敦儒的《水调歌头·白日去如箭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,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。
首联“白日去如箭,达者惜分阴。”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紧迫感的认识,以及对那些通达事理的人的敬仰。他们珍惜每一刻时间,这反映了作者对时间的珍视和思考。
“问君何苦,长抱冰炭利名心。”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,认为追求名利并不是一件好事。冰炭比喻极端相反的事物,在这里象征着名利的冷热两端,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矛盾态度。
“冀望封侯一品,侥倖升仙三岛,不死解烧金。”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对名利的渴望和对长生不死的追求。作者希望获得一品高官的荣誉,也希望通过修炼成仙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,甚至希望找到炼制金丹的方法。这些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。
“听取百年曲,三叹有遗音。”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。作者听到了一首流传百年的曲子,深深地被它的旋律和情感所打动,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。
“会良朋,逢美景,酒频斟。”这句诗描绘了作者与朋友相聚的欢乐和自然美景的美丽。作者与好友相聚在一起,享受着美酒佳肴,欣赏着自然美景,这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态度。
“昔人已矣,松下泉底不如今。”这句诗表达了对逝去的人和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。松下泉底是过去的美好时光的象征,但已经无法再回到过去,这反映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。
“幸遇重阳佳节,高处红萸黄菊,好把醉乡寻。”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重阳佳节的喜爱和对醉乡的向往。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,有着登高、赏菊、饮酒等传统活动,这些活动让作者感到愉悦和放松。同时,作者也向往醉乡的生活,这是一种超脱世俗、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。
“淡淡飞鸿没,千古共销魂。”这句诗以飞鸿消失在天际为背景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短暂的感慨。千古销魂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向往。通过对时间的紧迫感、对名利的淡泊、对音乐的喜爱、对朋友的欢乐、对逝去的人和事的怀念、对重阳佳节的喜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等主题的描绘,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