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游子》 厌闻残漏声,愁见不圆月。

厌闻残漏声,愁见不圆月。

意思:讨厌听到残漏声,我看见不圆月亮。

出自作者[明]朱无瑕的《游子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冬的景象,表达了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。 首先,诗的开头“北雁竞南飞,寒风正凛冽”描绘了北雁南飞的景象,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和旅人的离别。接着,“寒风”一词进一步强调了冬天的寒冷,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。 接下来,“客思倦长途,妾心伤久别”表达了旅人的思乡之情和离别之痛。这里的“客”指的是旅人,他们为了生活或追求梦想而离家远行,而“倦长途”则表达了他们对于漫长旅途的疲惫和厌倦。同时,“妾心伤久别”中的“妾”指的是女子,她思念远方的亲人,感到长久别离的痛苦。 “厌闻残漏声,愁见不圆月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。前一句中的“残漏声”指的是夜深人静时滴答作响的漏刻声,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痛苦。后一句中的“不圆月”则象征着缺憾和思念,因为月亮的圆缺常常被人们用来象征团圆和离别。 最后,“日日数归期,空教泪成血”表达了主人公对于归期的期盼和泪水涟涟的无奈。她每天都在计算着归期,期待着与亲人团聚的那一天,但却只能无奈地看着泪水流淌,因为离别和思念是无法避免的。 整首诗以寒冬为背景,通过描绘北雁南飞、残漏声、不圆月等意象,表达了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。诗中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北雁竞南飞,寒风正凛冽。
客思倦长途,妾心伤久别。
厌闻残漏声,愁见不圆月。
日日数归期,空教泪成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圆月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圆的月亮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班婕妤》诗:“紈扇如圆月,出自机中素。” 唐 常建 《西山》诗:“圆月逗前浦,孤琴又摇曳。” 鲁迅 《呐喊·故乡》:“深蓝的天空中,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。”

    2.中秋节亲人团聚,饮宴赏月,谓之“圆月”。《红楼梦》第七六回:“ 贾母 看时, 宝釵 姊妹二人不在坐内,知他家去圆月。”

  • 厌闻

    读音:yàn wén

    繁体字:厭聞

    意思:(厌闻,厌闻)

    1.充分听取。参见“厌闻饫听”。

    2.不愿听。
    鲁迅《华盖集并非闲语三》:“平心想起来,所谓‘选家’这一流人物,虽然因

  • 残漏

    读音:cán lòu

    繁体字:殘漏

    意思:(残漏,残漏)
    残夜将尽时的滴漏。漏,漏壶,古代计时器。
    唐·独孤申叔《终南精舍月中闻磬》诗:“断绝如残漏,凄清不隔云。”
    唐·郑谷《春夕值省》诗:“流莺百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