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贻友人喻坦之》 修身空有道,取事各无媒。

修身空有道,取事各无媒。

意思:修身空有道,取事各无媒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频的《贻友人喻坦之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题目是《从容心自切,饮水胜衔杯。共在山中长,相随阙下来。修身空有道,取事各无媒。不信升平代,终遗草泽才。》,从题目可以看出,这是一首表达诗人从容自得、淡泊名利、修身取事无媒的诗。 首联“从容心自切,饮水胜衔杯。”中,“从容”一词,可以理解为不慌不忙、沉着镇定,这是诗人面对生活或者人生的态度。饮水胜衔杯,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处之,饮水足矣,无需杯中的酒来增添生活的趣味。 颔联“共在山中长,相随阙下来。”描绘了诗人和山中隐士的深厚情谊。他们共同在山中度过时光,虽然身处山野,但心系尘世。相随阙下来,表达了他们虽然远离尘嚣,但心系天下,愿意为天下苍生尽一份力的决心。 颈联“修身空有道,取事各无媒。”表达了诗人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的不懈追求。修身空有道,意味着诗人虽然努力修身,但始终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。取事各无媒,则表达了诗人对取材无门的无奈和困惑。 尾联“不信升平代,终遗草泽才。”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怀疑和对草泽人才的同情与支持。诗人不相信在升平盛世,草泽人才会被遗忘,表达了他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才的尊重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从容自得、淡泊名利、修身取事无媒的人生态度,以及对草泽人才的同情和支持。诗人的这种态度和价值观,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从容心自切,饮水胜衔杯。
共在山中长,相随阙下来。
修身空有道,取事各无媒。
不信升平代,终遗草泽才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李频(818—876),字德新,唐寿昌长汀源(今浙江建德李家镇)人,葬于永乐(今李家),唐代后期诗人。幼读诗书,博览强记,领悟颇多。著有《梨岳集》一卷,附录一卷。

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,即景吟诗:“一径入双崖,初疑有几家。行穷人不见,坐久日空斜”。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。时李频从行,续吟:“石上生灵笋,池中落异花。终须结茅屋,到此学餐霞。”穆君大为赞赏。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修身

    读音:xiū shēn

    繁体字:修身

    英语:cultivate one\'s morality

    意思:(参见脩身)
    陶冶身心,涵养德性。儒家以修身为教育八条目之一。
    唐·元稹《授杜元

  • 有道

    读音:yǒu dào

    繁体字:有道

    英语:have attained the Way; be accomplished in the Way

    意思:
    1.有才艺或有道德。
    《周礼

  • 空有

    读音:kōng yǒu

    繁体字:空有

    意思:
    1.佛教语。空,指法性;有,指幻相。谓相反相成的真俗两谛。
    《佛地经论》卷四:“菩萨藏,千载已前,清凈一味,无有乖诤;千载已后,乃兴空有二种异论。”

  • 无媒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没有婚姻介绍人。《礼记·坊记》:“男女无媒不交,无币不相见,恐男女之无别也。”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:“ 太史敫 曰:‘女无媒而嫁者,非吾种也,污吾世矣。’”《孔子家语·致思》:“士不中间见,女嫁无媒,君子不以交礼也。”

    2.没有引荐的人。比喻进身无路。 唐 杜牧 《送隐者一绝》:“无媒径路草萧萧,自古云林远市朝。” 前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