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陈洗马山壮新泉》 便疏浅濑穿莎径,始有清光映竹林。

便疏浅濑穿莎径,始有清光映竹林。

意思:就疏浅急流穿过莎路径,开始有清光映竹林。

出自作者[唐]徐铉的《和陈洗马山壮新泉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已开山馆待抽簪,更要岩泉欲洗心》是一首描绘山林生活的优美诗篇。它通过描绘山馆的开放、期待着诗人的到来,以及诗人对山泉的喜爱,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热爱。 首句“已开山馆待抽簪,更要岩泉欲洗心”直接点明了主题,山馆的开放等待诗人的到来,而诗人也渴望来到山泉边,洗去心中的烦恼。这种表达方式直接而强烈,凸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。 “常被松声迷细韵,急流花片落高岑”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具体感受。诗人经常被松树的声音所吸引,沉醉在其中的韵律,而急流和落花则让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动态美。 “便疏浅濑穿莎径,始有清光映竹林”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美丽景色。诗人穿过长满莎草的小径,疏浚浅濑,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勤劳和热爱,也暗示了竹林和清光的出现,使景色更加美丽。 最后两句“何日煎茶酝香酒,沙边同听暝猿吟”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。诗人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在山林中烹茶、饮酒,与沙边的猿猴共同聆听夜晚的猿鸣,这无疑是对山林生活的最高礼赞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,展现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向往。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诗意的佳作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已开山馆待抽簪,更要岩泉欲洗心。
常被松声迷细韵,急流花片落高岑。
便疏浅濑穿莎径,始有清光映竹林。
何日煎茶酝香酒,沙边同听暝猿吟。
作者介绍
徐铉(916年—991年),字鼎臣,南唐、北宋初年文学家、书法家。历官五代吴校书郎、南唐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吏部尚书,后随李煜归宋,官至散骑常侍。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。

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,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,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“韩徐”。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、自然优美为主,代表作品有《风入松》、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等。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,擅长楷书和行书,代表作品有《竹轴帖》、《道德经》等,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
总的来说,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,他的诗歌、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,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清光

    读音:qīng guāng

    繁体字:清光

    英语:letter out

    意思:
    1.清美的风彩。多喻帝王的容颜。
    《汉书晁错传》:“今执事之臣皆天下之选已,然莫能望陛下清光,譬之犹

  • 竹林

    读音:zhú lín

    繁体字:竹林

    英语:bamboo grove

    意思:
    1.竹子丛生处。
    《山海经大荒北经》:“﹝附禺之山﹞丘南,帝俊竹林在焉,大可为舟。”

  • 有清

    读音:yǒu qīng

    繁体字:有清

    意思:指清代。有,词头。
    《清史稿礼志十二》:“有清家法,不立储贰。”
    梁启超《新民说》十六:“有清二百年间民德之变迁,在朱学时代有伪善者,犹知行恶之为可耻也,在汉学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