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过七里濑》 搔首扁舟又东去,钱塘江上看波澜。

搔首扁舟又东去,钱塘江上看波澜。

意思:搔首弄姿小船又往东走了,钱塘江上看波澜。

出自作者[宋]杨时的《过七里濑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壮观自然景象的诗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热爱和豪情壮志。首句“拂云高雁倚风抟”,描述了高空中的大雁在风中飞翔,穿越云层的壮观景象,这句诗既展示了自然的壮丽,又体现了大雁的坚韧和毅力。第二句“下视平湖万里宽”,视角从高空的大雁转向地面的湖泊,描绘了湖泊宽广壮丽的景象,同时也展示了大自然的广阔无垠。 第三句“搔首扁舟又东去”,诗人以“搔首”表达了他的感叹和思考,又通过“扁舟又东去”表达了他人生的旅程和不断追求探索的精神。最后一句“钱塘江上看波澜”,诗人将视角转向钱塘江,描绘了江面上的波澜壮阔,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跌宕。 整体而言,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象为背景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,对未知的追求,以及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决心和毅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拂云高雁倚风抟,下视平湖万里宽。
搔首扁舟又东去,钱塘江上看波澜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杨时(1020年-1071年),字龙池,号文伯,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、政治家和文学家。他出身世家,曾担任过几个官职,包括监察御史、侍御史等,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,受到流放等处罚。杨时一生著述颇丰,尤以诗文、书法成就最为突出。

在文学方面,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,以清新明丽著称,代表作品有《渔家傲·秋思》、《忆江南·江南好》等近百首佳作。在诗歌创作方面,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,他的诗歌清新朗逸,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,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。

在书法方面,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,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,自由自在,有“杨文伯之草”之称。杨时擅长于楷、行、草三种书体,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“飞白神韵”,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钱塘江

    解释

    钱塘江 Qiántáng Jiāng

    [Qiantang River] 中国浙江省最大河流,发源于安徽省大尖山岭北麓,经杭州湾注入东海,全长410公里。以雄伟壮观的钱塘潮闻名

    引用解释

  • 钱塘

    读音:qián táng

    繁体字:錢塘

    意思:(钱塘,钱塘)

    1.见“钱塘江”。

    2.亦作“钱唐”。古县名。地在今浙江省。古诗文中常指今杭州市。
    《史记秦始皇本纪》:“过丹阳,

  • 搔首

    读音:sāo shǒu

    繁体字:搔首

    英语:scratch one\'s head

    意思:以手搔头。焦急或有所思貌。
    《诗邶风静女》:“爱而不见,搔首踟蹰。”
    唐·高适《九

  • 扁舟

    读音:piān zhōu

    繁体字:扁舟

    英语:canoe

    意思:I
    小船。
    《史记货殖列传》:“范蠡既雪会稽之耻,乃喟然而叹曰:‘计然之策七,越用其五而得意。既已施于国,吾欲用之

  • 波澜

    读音:bō lán

    繁体字:波瀾

    短语:惊涛骇浪 澜 浪涛 涛 大浪 洪涛 巨浪

    英语:great waves

    意思:(波澜,波澜)
    亦作“波滥”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