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百一诗 五》 出入承明庐。

出入承明庐。

意思:出入承明房屋。

出自作者[魏晋]应璩的《百一诗 五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散骑常侍的视角,描绘了朝堂上的权力运作和官僚体系。诗中详细描述了散骑常侍的角色和职责,以及他所处的环境。 首联“散骑常师友。
朝夕进规献。”描绘了散骑常侍作为师友的角色,他每天都在朝堂上为君王提供建议和献策。散骑常侍的地位和作用在古代中国朝廷中非常重要,他们通常负责为皇帝提供咨询和建议,是皇帝的重要顾问。 “侍中主喉舌。”侍中是皇帝的近臣,负责传达皇帝的命令和指示,而散骑常侍则是侍中的喉舌,负责将皇帝的意见传达给朝廷的其他官员。这一联形象地描绘了散骑常侍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。 “尚书统庶事。”尚书是中国古代官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职位,负责处理各种政务。这里描述了尚书在处理各种事务时的权威和影响力。 “官人乘法宪。”这一联描绘了官员依法行事,遵守法律和宪法的场景。官员们按照法律和制度来处理政务,体现了法治精神。 “彤管珥纳言。”这一句描绘了官员们的服饰和仪表,其中“彤管”指的是官员们手持的笔,“珥纳言”则是指官员们发言时佩戴的装饰品。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官员们的形象和地位。 “貂珰表武弁。”这一联描绘了官员们的头饰和车马服饰,表现出他们的威严和尊贵。 “三寺齐荣秩。”三寺”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三法司——刑部、大理寺和御史台,它们共同维护法律和秩序。这里描述了这三个机构在朝廷中的地位和荣誉。 “百僚所瞻愿。”最后一句表达了朝廷中其他官员对散骑常侍的敬仰和期待,他们希望散骑常侍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,引领朝廷走向繁荣和稳定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散骑常侍在朝堂上的角色和职责,以及他所处的环境,展现了古代中国朝廷的权力运作和官僚体系。同时,这首诗也表达了朝廷中其他官员对散骑常侍的敬仰和期待,体现了官场中的敬畏和尊重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散骑常师友。
朝夕进规献。
侍中主喉舌。
万机无不乱。
尚书统庶事。
官人乘法宪。
彤管珥纳言。
貂珰表武弁。
出入承明庐。
车服一何焕。
三寺齐荣秩。
百僚所瞻愿。
作者介绍 应璩简介
应璩(190年-252年),三国时曹魏文学家。字休琏。汝南南顿(今河南项城)人。应玚之弟。博学好作文,善于书记。文帝、明帝时,历官散骑常侍。曹芳即位,迁侍中、大将军长史。当时大将军曹爽擅权,举措失当,应璩曾作《百一诗》讽劝。应璩原有集10卷,已散佚。明代张溥辑其诗、文共10余篇,与应休作品合为《应德琏、应休琏集》,入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》中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承明

    读音:chéng míng

    繁体字:承明

    意思:
    1.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,因承接明堂之后,故称。
    汉·刘向《说苑修文》:“守文之君之寝曰左右之路寝,谓之承明何?曰:承乎明堂之后者也。”

  • 出入

    读音:chū rù

    繁体字:出入

    英语:(v) come and go

    意思:
    1.出进。
    《诗小雅北山》:“或出入风议,或靡事不为。”
    《史记项羽本纪》:“所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