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舟中遇柳伯存归潜山,因有此赠》 目击道已存,一笑遂忘言。

目击道已存,一笑遂忘言。

意思:目击道已经存在,一笑就忘言。

出自作者[唐]吴筠的《舟中遇柳伯存归潜山,因有此赠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舟中遇柳伯存归潜山,因有此赠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,与诗人吴筠和友人柳伯存在舟中的一次偶遇有关。在这次相遇中,他们可能进行了深入的交谈,柳伯存向吴筠表达了他归隐潜山的决心。这引发了吴筠的共鸣和感慨,于是吴筠写下了这首诗,旨在表达对柳伯存高尚品格和归隐之志的赞美。 通过这首诗,吴筠也传达出自己对仕途和隐居的看法,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向往。同时,诗中也可能蕴含了当时社会的一些背景信息,如官场腐败、人心浮躁等,使得吴筠对归隐生活产生了更多的共鸣。 综上所述,《舟中遇柳伯存归潜山,因有此赠》的创作背景源于吴筠与柳伯存的偶遇,以及他们对归隐生活的共同向往和理解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浇风久成俗,真隐不可求。
何悟非所冀,得君在扁舟。
目击道已存,一笑遂忘言。
况观绝交书,兼睹箴隐文。
见君浩然心,视世如浮空。
君归潜山曲,我复庐山中。
形间心不隔,谁能嗟异同。
他日或相访,无辞驭冷风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目击

    读音:mù jī

    繁体字:目擊

    短语:观礼 观摩 马首是瞻

    英语:onlooking

    意思:(目击,目击)

    1.目光触及;熟视。
    《后汉书

  • 忘言

    读音:wàng yán

    繁体字:忘言

    意思:
    1.谓心中领会其意,不须用言语来说明。语本《庄子外物》:“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。”
    三国·魏·曹植《苦思行》:“中有耆年一隐士,鬚髮皆皓然,策杖从我游,教我要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