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秋日登山阁》 下视穷边路,行人在陇头。

下视穷边路,行人在陇头。

意思:下视贫穷边远路,行人在陇头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频的《秋日登山阁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。 首先,诗中描绘了苍茫的山阁晚景。山阁,通常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之上的亭阁,这里诗人用“苍苍”来形容,给人一种深远、静谧的感觉。而“晚”字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孤独。在这样一个暮色四合的时刻,诗人独自站在山阁上,面对着远方的景色,不禁生出一种深深的愁绪。 “杳杳隙尘秋”一句,诗人用“隙尘”来形容秋天的微尘,既形象地描绘出秋天的微妙和短暂,又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。“杳杳”二字则进一步强化了空间的深远感,使整个画面更加立体。 “偶上多时立,翻成尽日愁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。他偶然站在这山阁上,本想欣赏风景,却反而生出更多的愁绪。这可能暗示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,也可能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某种无力感。 “草平连邑动,河满逐江流。”这两句描绘了广阔的草地向远处延伸,与周围的城市相连,河水满溢,逐江流而去。这样的景象既表现了大自然的广阔和生机,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。 最后,“下视穷边路,行人在陇头。”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视角向下移动,看到了穷尽边路的景象,以及路上的行人。这种景象既表现了边路的荒凉和艰辛,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世的思考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、迷茫、无助和感慨。它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,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苍苍山阁晚,杳杳隙尘秋。
偶上多时立,翻成尽日愁。
草平连邑动,河满逐江流。
下视穷边路,行人在陇头。
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
李频(818—876),字德新,唐寿昌长汀源(今浙江建德李家镇)人,葬于永乐(今李家),唐代后期诗人。幼读诗书,博览强记,领悟颇多。著有《梨岳集》一卷,附录一卷。

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,即景吟诗:“一径入双崖,初疑有几家。行穷人不见,坐久日空斜”。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。时李频从行,续吟:“石上生灵笋,池中落异花。终须结茅屋,到此学餐霞。”穆君大为赞赏。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行人

    读音:xíng rén

    繁体字:行人

    短语:客 游子 客人 行者 旅客 行旅

    英语:pedestrian

    意思:I

    1.出行的人;出征的人。

  • 下视

    读音:xià shì

    繁体字:下視

    意思:(下视,下视)

    1.由高处往下看。
    《墨子非儒》:“高拱下视。”
    汉·扬雄《甘泉赋》:“攀琁玑而下视兮,行游目乎三危。”
    《旧唐

  • 穷边

    读音:qióng biān

    繁体字:窮邊

    意思:(穷边,穷边)
    荒僻的边远地区。
    宋·苏舜钦《己卯冬大寒有感》诗:“穷边苦寒地,兵气相缠结。”
    清·纳兰性德《沁园春》词:“穷边自足愁怀,又何必平生多

  • 陇头

    读音:lǒng tóu

    繁体字:隴頭

    意思:(陇头,陇头)

    1.陇山。借指边塞。
    南朝·宋·陆凯《赠范晔诗》:“折花逢驿使,寄与陇头人。”
    宋·苏轼《行香子》词:“别来相忆,知有何人?有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