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相和歌辞·前苦寒行二首》 汉时长安雪一丈,牛马毛寒缩如猬。

汉时长安雪一丈,牛马毛寒缩如猬。

意思:汉代长安雪一丈,牛马的毛寒缩得像刺猬。

出自作者[唐]杜甫的《相和歌辞·前苦寒行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汉时长安雪一丈,牛马毛寒缩如猬。楚江巫峡冰入怀,虎豹哀号又堪记。秦城老翁荆扬客,惯习炎蒸岁絺绤。玄冥祝融气或交,手持白羽未敢释。》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的诗,通过对牛马冻缩、虎豹哀号的描绘,表现出严寒的冬天给人们带来的苦难。 首联“汉时长安雪一丈,牛马毛寒缩如猬”,以长安的雪景为引子,形象地描绘出冬天的严寒,使得牛马的毛发都像刺猬一样缩了起来。这一句不仅点明了季节,也通过牛马的形象,生动地表现出冬天的寒冷。 颔联“楚江巫峡冰入怀,虎豹哀号又堪记”,诗人将视线转向了楚地的巫峡,那里冰雪交加,虎豹也哀号不已,这是对冬天苦难的进一步描绘。 接下来的几联,诗人通过对秦城老翁、荆扬客、楚人等人物的描绘,以及他们面对严寒的应对方式,如穿着絺绤、手持白羽等,进一步表现出冬天的苦难和人们面对苦难的态度。 最后,诗人以“楚人四时皆麻衣,楚天万里无晶辉。三足之乌足恐断,羲和送将何所归”结尾,描绘了整个楚地的景象,人们无论什么季节都穿着麻衣,天空万里无云,没有阳光,太阳似乎都要被冻住。这种极端的景象让人感到深深的悲凉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冬天的各种景象和人们面对冬天的方式的描绘,表现出冬天给人们带来的苦难,以及人们坚韧不屈的精神。这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真挚情感,使得这首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汉时长安雪一丈,牛马毛寒缩如猬。
楚江巫峡冰入怀,虎豹哀号又堪记。
秦城老翁荆扬客,惯习炎蒸岁絺绤。
玄冥祝融气或交,手持白羽未敢释。
去年白帝雪在山,今年白帝雪在地。
冻埋蛟龙南浦缩,寒刮肌肤北风利。
楚人四时皆麻衣,楚天万里无晶辉。
三足之乌足恐断,羲和送将何所归。
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汉族,本襄阳人,后徙河南巩县。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

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
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。
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牛马

    读音:niú mǎ

    繁体字:牛馬

    英语:critter

    意思:(牛马,牛马)

    1.牛和马。
    《周礼夏官职方氏》:“其畜宜牛马,其谷宜黍稷。”
    唐·杜甫《

  • 长安

    读音:cháng ān

    繁体字:長安

    英语:chang-an

    意思:(长安,长安)

    1.古都城名。
    汉高祖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东汉·献帝初、西晋·愍帝、前

  • 寒缩

    读音:hán suō

    繁体字:寒縮

    意思:(寒缩,寒缩)
    寒冷抽缩。
    汉·班固《白虎通五行》:“其位在北方,其音羽,羽之为言舒,言万物始孳。其帝颛顼,颛顼者,寒缩也。”
    金·元好问《南湖先生雪景乘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