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生无可生,真灭无可灭。
意思:真生不可生,真不可灭灭。
出自作者[宋]释宗杲的《偈颂一百六十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真生无可生,真灭无可灭。
寂灭忽现前,虾蟆吞却月》以其独特的语言和意象,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理解。
首先,“真生无可生,真灭无可灭”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越生死的观念。在诗人的眼中,所谓的“生”或“灭”并不是生命的本质,它们只是生命在不同层面上的表现形式。真正的生命超越了这些形式,无法用语言描述,无法用生灭来定义。这是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哲学思考,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入探索。
“寂灭忽现前”是诗人对生命消逝的描绘,但这里的“寂灭”并非完全的虚无和消失,而是指生命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寂静和无为的境界。这种寂灭并非消极的,而是对生命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接纳。
“虾蟆吞却月”的意象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寂灭的状态。虾蟆在这里象征着生命的自然状态,而吞却月则象征着生命的内在光明被接纳和消化。这表明诗人认为生命的本质是内在的光明,而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越生死的哲学观念,对生命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理解。它提醒我们,生命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它的形式和过程,而在于我们如何理解和接纳它。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意象,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