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鸣朝哑哑,鹊鸣暮啾啾。
意思:乌鸣朝咿呀,喜鹊黑啾啾。
出自作者[明]刘基的《旅兴(四十首)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,借乌鸦和喜鹊的叫声,以及风浪的寓意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看法。
首句“乌鸣朝哑哑,鹊鸣暮啾啾”描绘了乌鸦和喜鹊在不同时间鸣叫的场景,乌鸦在早晨鸣叫,喜鹊在傍晚鸣叫。这两种鸟在文化中常常有不同的象征意义,乌鸦往往被视为不祥之兆,而喜鹊则被视为吉祥之兆。
“闻鹊既不喜,闻乌复何忧”表达了作者对待这两种鸟鸣的态度,听到喜鹊的叫声并不感到特别喜悦,听到乌鸦的叫声也不感到忧虑。这反映了作者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保持内心平静的态度。
“世人务苟得,君子绝外求”这两句揭示了作者对于世俗和君子的看法,世俗之人往往只追求眼前的利益,而君子则不求外在的功名利禄,更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品德。
“沧浪迅风波,无风即安流”这两句以沧浪之水比喻人生的波折和顺境,风波汹涌时如同人生的困境,风平浪静时如同人生的顺境。
“胡为自冰炭,以贻达者羞”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态度,何必将自己置于冰与炭的极端之中,这样只会让通达的人感到羞愧。
整首诗通过乌鸦和喜鹊的叫声,以及风波的寓意,表达了作者对待人生的态度,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,不追求功名利禄,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和波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