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风自有留连意,递得莺声过柳来。
意思:晚上风从有留恋意,递到莺声过柳来。
出自作者[宋]林表民的《次韵王亚夫景存县帝春二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欲劝东君尽一杯,临岐无语独迟回。晚风自有留连意,递得莺声过柳来》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不舍。
首句“欲劝东君尽一杯”,诗人以一种近乎痴情的口吻,表达了对春天的深深眷恋。这里,“东君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春天的神祇,诗人想要劝说东君,让春天早点过去,带走所有的美好,但诗人却不敢这么说,只能默默地端起一杯酒,独自品尝这最后的离别之感。这句诗通过一种极端的表达方式,凸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热爱和不舍。
“临岐无语独迟回”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即将与春天告别时的沉默和犹豫。在即将分别的时刻,诗人无言以对,独自徘徊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。这句诗中的“无语”和“迟回”都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舍。
“晚风自有留连意”这句诗则通过晚风的形象,表达了春天对人们的留恋。晚风轻轻地吹着,似乎在诉说着对春天的依恋。这里的“晚风”和“留连”都传达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情感。
最后,“递得莺声过柳来”这句诗以动衬静,通过莺声和柳树的形象,描绘了一个安静而美丽的春天傍晚景象。这句诗中的“莺声”和“柳树”都是春天的象征,通过它们的描绘,诗人将读者带入了春天的世界,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温暖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热爱和不舍。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情感和诗意,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。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,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表达,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温暖。
相关句子
- 莺声虽已老,毕竟是莺声。-- 出自《四月一日早闻莺》作者:[宋]方回
- 寻余只在莺声里,不听莺声何处寻。-- 出自《鹫峰寺寄友人》作者:[明]吴兆
- 莺声惊梦仙。-- 出自《宴桃源/如梦令》作者:[宋]曹遇
- 流莺声啭。-- 出自《点绛唇·山雨初晴》作者:[宋]宋自道
- 莺声骤。-- 出自《隔浦莲近/隔浦莲近拍》作者:[宋]翁元龙
- 友莺声切切。-- 出自《大? 和玉壶饯春》作者:[元]胡炳文
- 听莺声。-- 出自《长相思·听莺声》作者:[宋]徐霖
- 惜莺声。-- 出自《长相思·听莺声》作者:[宋]徐霖
- 留连晚计。-- 出自《摸鱼子 题王德琏山居图》作者:[元]邵亨贞
- 留连晚计。-- 出自《摸鱼子 题王德琏山居图》作者:[元]邵亨贞
- 留连握手。-- 出自《摸鱼儿·记年时》作者:[宋]何梦桂
- 留连。-- 出自《木兰花慢·折秦淮露柳》作者:[宋]李彭老
- 留连暮景。-- 出自《齐天乐·芙蓉心上三更露》作者:[宋]吴文英
- 重留连。-- 出自《江城子 梦德新丈因及钦叔旧游》作者:[元]元好问
- 惊波无留连。-- 出自《代棹歌行》作者:[南北朝]鲍照
- 留连水-- 出自《东风第一枝 咏茶》作者:[元]姬翼
- 留连嗟太史。-- 出自《济黄河》作者:[隋]江总
- 永夜留连。-- 出自《入摄山栖霞寺诗》作者:[隋]江总
- 晚风清。-- 出自《江城子·武夷山里一溪横》作者:[宋]李纲
- 晚风香。-- 出自《江城子 癸丑岁季夏下浣,信步至渔溪潘氏庄》作者:[元]邵亨贞
- 水面晚风香。-- 出自《菩萨蛮 新秋夜凉浴罢露坐》作者:[元]邵亨贞
- 水面晚风香。-- 出自《菩萨蛮 新秋夜凉浴罢露坐》作者:[元]邵亨贞
- 独立晚风前。-- 出自《风入松 水仙》作者:[元]沈禧
- 独立晚风前。-- 出自《风入松 水仙》作者:[元]沈禧
- 晚风底。-- 出自《惜黄花慢·雁空浮碧》作者:[宋]田为
- 晚风寒。-- 出自《江城子·行云冉冉度关山》作者:[元]元好问
- 归路晚风清。-- 出自《南乡子 送述古》作者:[宋]苏轼
- 晚风吹。-- 出自《江神子/江城子 赋梅,寄余叔良》作者:[宋]辛弃疾
- 使君自有妇,罗敷自有夫!-- 出自《陌上桑》作者:[汉]汉无名氏
- 学琴自有谱,相鹤自有经。-- 出自《罗仲宪送蔊菜谢以长句》作者:[宋]杨万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