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联缀体》 陇头针线年年事,不喜寒砧捣断肠。

陇头针线年年事,不喜寒砧捣断肠。

意思:陇头针线年年事,不喜欢寒砧捣断肠。

出自作者[唐]韩偓的《联缀体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院宇秋明日日长,社前一雁到辽阳。陇头针线年年事,不喜寒砧捣断肠》是一首优美的五言古诗,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思妇情感,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和时光流逝的感慨。 首句“院宇秋明日日长”描绘了秋季的景象,院宇中一片秋意盎然,时光如白驹过隙,日日增长。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,也暗示了思妇的孤独和寂寞。 “社前一雁到辽阳”则引入了雁的意象,社前一雁飞向辽阳,象征着离别和远行。这一句进一步加深了诗的主题,使读者更加关注思妇的情感。 “陇头针线年年事,不喜寒砧捣断肠”两句诗描绘了思妇的生活,她每年都在陇头缝制衣物,虽然这是她日常的工作,但同时也加深了她对远方的思念。然而,寒砧上的捣衣声却常常让她心碎,使她更加痛苦。这两句诗深刻地表现了思妇的内心世界,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。 总体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思妇情感,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和时光流逝的感慨。诗人的语言简洁而深刻,通过对细节的描绘,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思妇的孤独和痛苦,同时也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院宇秋明日日长,社前一雁到辽阳。
陇头针线年年事,不喜寒砧捣断肠。
作者介绍 庾信简介
韩偓(约842年~约923年),晚唐五代诗人,乳名冬郎,字致光,号致尧,晚年又号玉山樵人。陕西万年县(今樊川)人。自幼聪明好学,10岁时,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,令满座皆惊,李商隐称赞其诗是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。龙纪元年(889年),韩偓中进士,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,后入朝历任左拾遗、左谏议大夫、度支副使、翰林学士。其诗多写艳情,称为“香奁体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针线

    读音:zhēn xiàn

    繁体字:針綫

    英语:needlework

    意思:(针线,针线)
    亦作“针綖”。亦作“鍼线”。

    1.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下》:“太宗常赐三

  • 断肠

    读音:duàn cháng

    繁体字:斷腸

    短语:悲愤 悲切 悲恸 肝肠寸断 哀痛 悲壮 沉痛 痛 悲痛 痛定思痛

    英语:heartbroken

    意思:(断肠,断

  • 年年

    读音:nián nián

    繁体字:年年

    意思:每年。
    《宋书礼志二》:“成帝时,中宫亦年年拜陵,议者以为非礼。”
    元·陆仁《题金陵》诗:“忘情只有龙河柳,烟雨年年换旧条。”
    清·纳兰性德《卜

  • 陇头

    读音:lǒng tóu

    繁体字:隴頭

    意思:(陇头,陇头)

    1.陇山。借指边塞。
    南朝·宋·陆凯《赠范晔诗》:“折花逢驿使,寄与陇头人。”
    宋·苏轼《行香子》词:“别来相忆,知有何人?有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