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寺闭修竹,偏宜静者居。
意思:山寺关闭修竹,偏宜静的居住。
出自作者[宋]释斯植的《山居遣兴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山寺闭修竹,偏宜静者居》是一首描绘山寺中宁静环境的诗,它表达了诗人对山寺中生活的向往和对静者的敬意。
首句“山寺闭修竹,偏宜静者居”,诗人描绘了一座山寺,四周被茂密的竹林环绕,显得格外幽静。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合喜欢安静的人居住。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,表达了对山寺中生活的向往。
“观空已已悟,集理事常虚”,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悟。观空是指观察空无的道理,已悟是指已经领悟的境界。诗人已经领悟了空无的道理,不再被世俗事务所困扰。理事常虚则是指处理事务时保持虚心和谦虚的态度,不执着于任何一种观念或想法。
“日月供吟笔,乾坤入草庐”,这两句描绘了山寺中的生活状态。诗人用日月供吟笔来表达自己用时间来创作和表达情感的生活方式。乾坤入草庐则是指将天地间的万物融入自己的诗歌和生活中。
最后,“何如钓台叟,得计在樵渔”,诗人以钓台叟(即钓鱼的老者)为榜样,表达了自己向往在山寺中过着樵渔(即打柴和捕鱼)的生活。这种生活简单而宁静,与世无争,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。
整首诗通过描绘山寺中宁静的环境和诗人的内心感悟,表达了诗人对静者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。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,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