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润州甘露寺》 地众日月生时见,眼到江山尽处回。

地众日月生时见,眼到江山尽处回。

意思:地多天月出生时出现,眼到江山尽处回。

出自作者[宋]张先的《润州甘露寺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历史感的诗,给人以深沉的思考和美妙的想象空间。 首联“丞相高斋半草莱,旧时风月满亭台。”描绘了丞相高斋的景象,一半是草莱,一半是亭台,充满了旧时的风月。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更迭,引发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。 颔联“地众日月生时见,眼到江山尽处回。”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,地上的日月交替出现,眼望江山尽头,心思也随之回转。这一联进一步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壮丽,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。 颈联“三国是非春梦断,六朝城阙野花开。”运用了历史典故,将三国时期的纷争和六朝城阙的兴衰比作春梦断绝,而野花依然盛开。这一对比形象地表现了历史的无常和自然的永恒。 尾联“心随潮水漫漫去,流遍烟邨半日来。”描述了诗人的心绪随着潮水漫漫流去,流经烟雾缭绕的村落,半日之后又回来。这一联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起伏和情感的流淌,给人以深沉的感动。 整首诗意境深远,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,表现了时间的流逝、历史的无常和自然的永恒,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美的享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丞相高斋半草莱,旧时风月满亭台。
地众日月生时见,眼到江山尽处回。
三国是非春梦断,六朝城阙野花开。
心随潮水漫漫去,流遍烟邨半日来。
作者介绍 张先简介
张先(990—1078),字子野,乌程(今浙江湖州)人。天圣八年(1030)进士。历任宿州掾、吴江知县、嘉禾(今浙江嘉兴)判官。皇祐二年(1050),晏殊知永兴军(今陕西西安),辟为通判。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,又知虢州。以尝知安陆,故人称“张安陆”。治平元年(1064)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,元丰元年卒,年八十九。

张先“能诗及乐府,至老不衰”(《石林诗话》卷下)。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,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,语言工巧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时见

    读音:shí jiàn

    繁体字:時見

    意思:(时见,时见)

    1.指诸侯不在规定期间朝见天子。
    《周礼春官大宗伯》:“春见曰朝,夏见曰宗,秋见曰觐,冬见曰遇,时见曰会,殷见曰同。”

  • 江山

    读音:jiāng shān

    繁体字:江山

    短语:国家 国度 邦 国

    英语:country

    意思:
    1.江河山岳。
    《庄子山木》:“彼其道远而险,又

  • 日月

    读音:rì yuè

    繁体字:日月

    英语:life

    意思:
    1.太阳和月亮。
    《易离》:“日月丽乎天,百谷草木丽乎土。”
    唐·韩愈《秋怀诗》之一:“羲和驱日月,疾急不

  • 生时

    读音:shēng shí

    繁体字:生時

    意思:(生时,生时)

    1.出生的年、月、日、时。
    宋·秦观《望海潮》词之四:“但恐生时注着,合有分于飞。”
    许地山《凶手》第一幕:“上面写的是大哥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