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青与冥冥,所保各不违。
意思:青青和黑暗,所保各不同。
出自作者[唐]孟郊的《隐士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思辨,揭示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的本质,表达了对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的追求。
首联“本末一相返,漂浮不还真”,以浅显的比喻揭示了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其起始与终结,循环往复,如浮云飘浮不定,终究不能回到原点。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哲理基础,引导读者进入深思。
颔联“山野多馁士,市井无饥人”,以对比的手法展示了不同环境对人的命运的影响。山野中的士人可能因环境艰苦而困顿,而市井中的人们则因物质丰富而无忧。这一联揭示了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,引发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。
颈联“颜貌岁岁改,利心朝朝新”,以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欲望的变化为喻,展示了人世间的变化无常。人的容貌会随着岁月而改变,而内心的欲望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更新。这一联引发了对人生追求的反思,引导读者思考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泊。
随后的一系列比喻和对比,如“宝玉忌出璞,松柏忌出山”、“君子隐石壁,道书为我邻”,都以自然界的物象为喻,揭示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、相互转化的本质。这些比喻和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全诗的哲理内涵,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。
最后,诗中提到的“陶公自放归,尚平去有依。草木择地生,禽鸟顺性飞”,表达了对自然和谐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,以及对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的追求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思辨,揭示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的本质,表达了对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的追求。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对比,诗中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,具有很高的哲理价值和启示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