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自问》 宦途气味已谙尽,五十不休何日休?

宦途气味已谙尽,五十不休何日休?

意思:仕途气味已经尝尽,五十不休息什么时候休息?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自问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黑花满眼丝满头,早衰因病病因愁。宦途气味已谙尽,五十不休何日休?》描绘了一位年老官员的悲凉境况。 首句“黑花满眼丝满头”直接描绘了年老的形象,花朵凋零,丝丝白发遍布头颅,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岁月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迹。 “早衰因病病因愁”则表达了这位官员的早衰并非自然规律,而是由于长期的忧虑、疾病和愁苦。他的生活充满了忧虑和烦恼,这使得他过早地衰老了。 “宦途气味已谙尽”揭示了这位官员对官场的种种滋味已经了如指掌,这不仅是对他长期为官的描述,也是对官场险恶的深深感叹。 最后,“五十不休何日休?”这句问句表达了这位官员的困惑和无奈。他已年过半百,却仍然无法摆脱官场的困扰,不知道何时才能真正休息。这既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,也是对社会的深深忧虑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这位年老官员的悲凉境况,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种种问题。诗人通过这种方式,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个体命运的无奈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黑花满眼丝满头,早衰因病病因愁。
宦途气味已谙尽,五十不休何日休?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宦途

    读音:huàn tú

    繁体字:宦途

    英语:official career

    意思:做官的道路;官场。
    《梁书萧子范传》:“子范少与弟子显、子云才名略相比,而风采容止不逮,故宦途有优劣。”

  • 何日

    引用解释

    哪一天;什么时候。 清 吴骞 《扶风传信录》:“﹝ 仲仙 ﹞又吟曰:‘儂别去,泪双流,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。’” 刘大白 《各各作工》诗:“各各作工,各各作工!什么财东,什么雇佣,一样的人,阶级重重!无人不工,何日成功!”

    读音:hé rì

  • 不休

    读音:bù xiū

    繁体字:不休

    短语:无休止 绵绵 络绎不绝 连发 缕缕 连 迭起 相接 随地 不已 娓娓 连连 相连 穿梭 不迭 无间 无穷的 持续

    英语:endlessly

  • 气味

    读音:qì wèi

    繁体字:氣味

    英语:odor

    意思:(气味,气味)

    1.滋味和嗅觉所感到的味道。
    北魏·贾思勰《齐民要术蔓菁》:“九英,叶根麤大,虽堪举卖,气味不美

  • 十不

    读音:shí bù

    繁体字:十不

    意思:《宋史选举志一》:“是年,诸州所荐士数益多,乃约周·显德之制,定诸州贡举条法及殿罚之式:进士‘文理纰缪’者殿五举,诸科初场十‘不’殿五举,第二、第三场十‘不’殿三举,第一至第三场九‘不’并殿一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