酥煎陇坂经年在,柑摘吴江半月来。
意思:酥熬陇坂一年在,柑橘采摘吴江半个月来。
出自作者[宋]苏辙的《冬至日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阴阳升降自相催,齿发谁教老不回。犹有髻珠常照物,坐看心火冷成灰。》是一首描绘人生衰老的诗,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、青春不再的感慨。
首联“阴阳升降自相催,齿发谁教老不回。”诗人以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来比喻人生的盛衰,表达了岁月催人老的感慨。“齿发”在这里指的是牙齿和头发,是人体衰老的标志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不舍和无奈。
颔联“犹有髻珠常照物,坐看心火冷成灰。”诗人以“髻珠”和“心火”两个形象,进一步描绘了衰老的景象。“髻珠”指的是发间的珍珠,象征着青春的美丽和珍贵;“心火”则是指心中的热情和活力,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退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青春不再、热情消退的无奈和悲凉。
颈联“酥煎陇坂经年在,柑摘吴江半月来。”诗人通过描述生活中的两个场景,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“酥煎陇坂”指的是长时间煎熬的酥油,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不易;“柑摘吴江”则是指摘取吴地的柑橘,时间短暂,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。这一联通过对比两个不同的生活场景,进一步强调了时光的流逝。
尾联“官冷无因得官酒,老妻微笑泼新醅。”诗人以自嘲的口吻,表达了自己官职卑微、无法享受美酒的无奈,同时也流露出对老妻的深深眷恋。“官冷”指的是诗人官职卑微,无所作为;“无因得官酒”则表达了诗人无法享受美酒的无奈。而“老妻微笑泼新醅”则表达了诗人对老妻的深深眷恋,即使生活再苦,只要有家人的陪伴,就足够了。
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描绘了人生衰老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、青春不再的感慨。同时,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眷恋,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深情和悲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