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》 三年一上计,万国趋河洛。

三年一上计,万国趋河洛。

意思:三年一上策,万国趋河洛。

出自作者[唐]张九龄的《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朝廷盛景的诗,通过描绘官员们向皇帝汇报工作、皇帝对工作的满意和对人民的关心,展现了朝廷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。 首段描述了朝廷的治理能力和人民的生活状况。“三年一上计,万国趋河洛。”这两句描绘了朝廷的治理能力,每年三次的汇报工作,使得万国都向往朝廷,河洛地区更是如此。这表达了朝廷的权威和影响力。“课最力已陈,赏延恩复博。”这两句描绘了官员们的工作成绩和奖赏,他们的工作得到了皇帝的肯定和赏赐。“垂衣深共理,改瑟其咸若。”这两句表达了皇帝的治理理念,他以身作则,与官员们共同治理国家,同时也强调了国家的稳定和和谐。 中间部分描述了皇帝对工作的重视和对人民的关心。“首路回竹符,分镳扬木铎。”这两句描绘了皇帝对工作的重视,他亲自监督工作,并派出官员去各地执行任务。“戒程有攸往,诏饯无淹泊。”这两句描绘了皇帝对人民的关心,他关心人民的生活状况,并派出官员去各地慰问。“昭晰动天文,殷勤在人瘼。”这两句表达了皇帝对人民疾苦的关注,他希望解决人民的问题。“持久望兹念,克终期所托。”这两句表达了皇帝对人民的承诺和期望。 最后一段是对人民的鼓励和期许。“行矣当自强,春耕庶秋获。”这两句表达了人民应该自立自强,通过辛勤劳动获得丰收。这不仅是对人民的鼓励,也是对未来的期望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繁荣昌盛、人民幸福的国家景象。同时,也表达了皇帝对工作的重视和对人民的关心。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,情感真挚动人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三年一上计,万国趋河洛。
课最力已陈,赏延恩复博。
垂衣深共理,改瑟其咸若。
首路回竹符,分镳扬木铎。
戒程有攸往,诏饯无淹泊。
昭晰动天文,殷勤在人瘼。
持久望兹念,克终期所托。
行矣当自强,春耕庶秋获。
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
张九龄(678年—740年)字子寿,一名博物,谥文献。汉族,唐朝韶州曲江(今广东省韶关市)人,世称“张曲江”或“文献公”。唐朝开元年间名相,诗人。西汉留侯张良之后,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。七岁知属文,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,始调校书郎。玄宗即位,迁右补阙。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中书令。母丧夺哀,拜同平章事。是唐代有名的贤相;举止优雅,风度不凡。自张九龄去世后,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,总要问“风度得如九龄否?”因此,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、仰慕。

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、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、名相。他忠耿尽职,秉公守则,直言敢谏,选贤任能,不徇私枉法,不趋炎附势,敢与恶势力作斗争,为“开元之治”作出了积极贡献。他的五言古诗,诗风清淡,以素练质朴的语言,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,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,贡献尤大。有《曲江集》。誉为“岭南第一人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河洛

    读音:hé luò

    繁体字:河洛

    英语:Heluo

    意思:亦作“河雒”。

    1.黄河与洛水的并称。
    《史记郑世家》:“和集周民,周民皆说,河·雒之闲,人便思之。”

  • 万国

    读音:wàn guó

    繁体字:萬國

    英语:Countries in the world, many countries.

    意思:(万国,万国)
    万邦;天下;各国。
    《易干》:“首出

  • 一上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谓一次登临。 南朝 梁 何逊 《拟古三首联句》之一:“家本青山下,好上青山上。青山不可上,一上一惆悵。” 唐 杜甫 《上白帝城》诗之一:“江城含变态,一上一回新。” 唐 皮日休 《吴中言情寄鲁望》诗:“古来傖父爱 吴 乡,一上 胥臺 不可忘。”

    2.犹言一层、一重。 宋 邵雍 《寒夜吟》:“天加一上寒,我添一重被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