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夏》 百叶盆榴照眼明,桐阴初密暑犹青。

百叶盆榴照眼明,桐阴初密暑犹青。

意思:老叶盆石榴照眼睛明亮,桐阴初秘密酷暑还是青。

出自作者[宋]程颢的《夏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夏》是宋朝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。这首诗是以“夏”为主题,描述了夏季的景象和气氛。创作背景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 1. 自然环境: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绘,表现了夏季的特点,如炎热、繁茂、生机勃勃等。 2. 社会生活: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方面,如人们的活动、习俗等,展现了夏季生活的丰富多彩。 3. 个人情感:程颢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夏季的感受和情怀,如享受自然、感慨时光流逝等。 综上所述,《夏》的创作背景包括了自然环境、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等多个方面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百叶盆榴照眼明,桐阴初密暑犹青。
深深重幕度香缕,寂寂高堂闻燕声。
作者介绍 程颢简介
程颢(hào)(1032年—1085年7月9日)字伯淳,学者称明道先生。世居中山(今保定定州),后从开封徙河南(今河南洛阳)。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,理学的奠基者,“洛学”代表人物。

程颢为嘉祐年间进士,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。反对王安石新政。在学术上,程颢提出“天者理也”和“只心便是天,尽之便知性”的命题,认为“仁者浑然与物同体,义礼知信皆仁也”,识得此理,便须“以诚敬存之”(同上)。倡导“传心”说。承认“天地万物之理,无独必有对”。

元丰八年(1085年),宋哲宗即位,召其为宗正丞,未行而卒,享年54岁。

程颢曾和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,世称“二程”,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,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,世称“程朱学派”。其所亲撰有《定性书》《识仁篇》等,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《遗书》《文集》等,皆收入《二程全书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百叶

    读音:bǎi yè

    繁体字:百葉

    英语:tripe

    意思:(百叶,百叶)

    1.牛羊的重瓣胃。
    《周礼天官醢人》“脾析”郑玄注引汉·郑司农曰:“脾析,牛百叶也。”

  • 照眼

    解释

    照眼 zhàoyǎn

    [glaring] 光亮耀眼;晃眼;强光刺眼

    什么东西这么照眼?

    引用解释

    犹耀眼。形容物体明亮或光度强。 唐 杜甫 《酬郭十五判官》诗:“才微岁老尚虚名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