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赠信安郑道人》 仍闻得新义,便欲注阴符。

仍闻得新义,便欲注阴符。

意思:又闻得新义,就想注阴符。

出自作者[唐]贯休的《赠信安郑道人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貌古似苍鹤,心清如鼎湖。仍闻得新义,便欲注阴符。点化金常有,闲行影渐无。杳兮中便是,应不食菖蒲》是一首描绘人物形象的诗,它通过描绘一个外表古怪、内心清澈的神秘人物,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独特人格的赞赏和向往。 首先,诗中描述这个人物的外貌像一只苍老的鹤,这可能暗示了他的年纪已经很大,但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、清雅高远的气质。他的内心如同鼎湖一样清澈,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纯洁和无暇。这样的描述让人感到他是一个内心世界非常丰富且深邃的人。 接着,诗中提到他对于新义(新知识、新观点)的追求,以及他对于注解阴符的渴望。这表明他是一个有求知欲、有深度的人,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,愿意去探索和理解。 在描述他的行为时,诗中提到他经常点化金(可能指教导别人),但他的身影却逐渐模糊,这可能暗示他的影响力在减弱,或者他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。然而,即便他不再频繁出现,他的存在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。 最后,诗中描绘他生活在一种杳兮中(深远、幽静的地方)的境界,而且他似乎并不食用菖蒲。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超凡脱俗,他似乎生活在一种与世隔绝的境界,不受世俗的束缚。他不食用菖蒲,可能暗示他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质、精神纯净的生活方式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外表古怪、内心清澈的人物形象,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独特人格的赞赏和向往。这个人物代表了一种超越世俗、追求精神纯净的生活方式,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貌古似苍鹤,心清如鼎湖。
仍闻得新义,便欲注阴符。
点化金常有,闲行影渐无。
杳兮中便是,应不食菖蒲。
作者介绍
贯休(832~912),唐末五代前蜀画僧、诗僧。俗姓姜,字德隐,婺州兰溪(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)人。七岁出家和安寺,日读经书千字,过目不忘。唐天复间入蜀,被前蜀主王建封为“禅月大师”,赐以紫衣。

贯休能诗,诗名高节,宇内咸知。尝有句云:“一瓶一钵垂垂老,万水千山得得来,”时称“得得和尚”。有《禅月集》存世。亦擅绘画,尤其所画罗汉,更是状貌古野,绝俗超群,笔法坚劲,人物粗眉大眼,丰颊高鼻,形象夸张,所谓“梵相”。在中国绘画史上,有着很高的声誉。存世《十六罗汉图》,为其代表作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新义

    读音:xīn yì

    繁体字:新義

    意思:(新义,新义)
    新的意义;新的思想。对旧义而言。
    《晋书王接传》:“接乃更注《公羊春秋》,多有新义。”
    《宋史王安石传》:“初,安石训释《诗》《书》《周礼

  • 闻得

    读音:wén de

    繁体字:聞得

    意思:(闻得,闻得)

    1.听说。
    《水浒传》第五八回:“我也曾闻得史进大名,若得吾师去请他来,最好。”
    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回:“闻得他做了官,便

  • 阴符

    读音:yīn fú

    繁体字:陰符

    意思:(阴符,阴符)

    1.古兵书名。
    《战国策秦策一》:“﹝苏秦﹞乃夜发书,陈箧数十,得《太公阴符》之谋,伏而诵之。”

    2.泛指兵书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