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酬唐起居前后见寄二首》 霜凋树吹断,土蚀剑痕深。

霜凋树吹断,土蚀剑痕深。

意思:霜凋树吹断,土壤侵蚀剑痕深。

出自作者[唐]顾况的《酬唐起居前后见寄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悲愤的基调,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,对自身遭遇的悲痛,以及对屈原的深深敬仰。 首联“愁人空望国,惊鸟不归林”,诗人以“愁人”自喻,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。而“空望国”和“不归林”的惊鸟,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彷徨。 颔联“莫话弹冠事,谁知结袜心”,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、小人得志的愤慨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忠心耿耿却无人理解的悲痛。 颈联“欲作怀沙赋,明时耻自沉”,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和对自身遭遇的悲痛。诗人想要效仿屈原写下《怀沙赋》以明志,但现实却是世道黑暗,自己无法施展才华。 尾联“何处吊灵均,江边一老人”,诗人以“江边一老人”自比,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无奈和悲痛,同时也表达了对屈原的深深敬仰。 整首诗情感深沉,表达了诗人对国家、自身命运的忧虑和悲痛,以及对屈原的深深敬仰。诗人以悲愤的基调,展现了自己对现实的无奈和悲痛,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。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愁人空望国,惊鸟不归林。
莫话弹冠事,谁知结袜心。
霜凋树吹断,土蚀剑痕深。
欲作怀沙赋,明时耻自沉。
何处吊灵均,江边一老人。
汉仪君已接,楚奏我空频。
直道其如命,平生不负神。
自伤庚子日,鵩鸟上承尘。
作者介绍
顾况(生卒年不详),字逋翁,号华阳真逸(一说华阳真隐)。晚年自号悲翁,汉族,唐朝海盐人,(今在浙江海宁境内)人。唐代诗人、画家、鉴赏家。他一生官位不高,曾任著作郎,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,贬饶州司户参军。晚年隐居茅山,有《华阳集》行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