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光分首暮,草色向家秋。
意思:山光分首晚,草色向家秋季。
出自作者[唐]贾岛的《岐下送友人归襄阳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蹉跎随泛梗,羁旅到西州》是一首表达了作者漂泊无依、时光荏苒、思乡之情和人生感慨的诗。
首联“蹉跎随泛梗,羁旅到西州”,作者以“泛梗”自比,表达了自己漂泊无依、时光荏苒的感受。而“羁旅到西州”则交代了当前所处的环境和地点。这两句诗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,表达了作者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感慨。
颔联“举翮笼中鸟,知心海上鸥”,作者以“笼中鸟”和“海上鸥”自比,表达了对自由和无忧生活的向往。其中,“举翮”表达了想要展翅高飞的心情,“知心”则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理解和认知。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渴望,也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束缚和无奈。
颈联“山光分首暮,草色向家秋”,描绘了作者眼中所见的山光、草色,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其中,“分首暮”和“向家秋”分别描绘了山光和草色的特点,而“分首”和“向”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和眷恋。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,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悟。
尾联“若更登高岘,看碑定泪流”,作者进一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,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。其中,“登高岘”暗示了诗人在西州的名胜古迹前,而“看碑”则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。“定泪流”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、人事易逝的感慨和无奈。
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,通过对自然美景、家乡思念、自由向往、历史文化的描绘和表达,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。同时,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时光荏苒、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无奈,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人生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