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吴兴舟中有作》 一水濡须百里间,举头遥见水西山。

一水濡须百里间,举头遥见水西山。

意思:一条濡须百里之间,抬头看见远处往山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之道的《吴兴舟中有作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一水濡须百里间,举头遥见水西山》以生动的语言,描绘了作者在濡须水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美景的欣赏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 首句“一水濡须百里间,举头遥见水西山”,直接切入主题,描述了作者眼前所见的一水之间,水域宽广,周围山峦叠嶂,景色优美。而“举头遥见水西山”更是形象地描绘了远处的山峰,仿佛伸手可及。这样的描绘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了山水之间的美丽和宁静。 “微波不动又终日,安得扁舟送我还”,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美景的欣赏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作者看到水波平静,终日不动,自然想到了乘扁舟归去,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同时,“安得”一词也透露出作者对能够实现这一愿望的渴望。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,描绘生动,情感真挚,让人在欣赏山水美景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。同时,诗中的“举头遥见”等描绘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生动表达能力,值得一读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,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,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山水美景的欣赏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一水濡须百里间,举头遥见水西山。
微波不动又终日,安得扁舟送我还。
作者介绍
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,庐州濡须人。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,卒于孝宗乾道五年,年七十七岁。善文,明白晓畅,诗亦真朴有致。为人慷慨有气节。宣和六年,(公元一一二四年)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。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,以切直抑制下列。调历阳丞。绍兴和议初成,之道方通判滁州,力陈辱国非便。大忤秦桧意,谪监南雄盐税。坐是沦废者二十年。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,以朝奉大夫致仕。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,《四库总目》相山词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西山

    读音:xī shān

    繁体字:西山

    意思:
    1.西方的山。
    《易随》:“王用享于西山。”引申为日入处。
    汉·王粲《从军诗》之三:“白日半西山,桑梓有余晖。”
    《文选李密<陈情事表

  • 遥见

    读音:yáo jiàn

    繁体字:遙見

    英语:see

    意思:(遥见,遥见)
    远远望见。
    《楚辞远游》:“时髣彿以遥见兮,精皎皎以往来。”
    汉·刘向《新序杂事五》:“使

  • 濡须

    读音:rú xū

    繁体字:濡須

    意思:(濡须,濡须)

    1.水名。今称运漕河。源出安徽省·巢湖,东流至今芜湖市·裕溪口入长江。古代当江·淮间交通要道,魏·晋·南北朝时,这里是兵争要地。

    2.堡坞

  • 百里

    读音:bǎi lǐ

    繁体字:百裏

    英语:a surname

    意思:
    1.一百里。谓距离甚远。
    《易震》:“震惊百里,不丧匕鬯。”
    《诗大雅桑柔》:“维此圣人,瞻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