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病暑》 病肺苦焦渴,吐舌生喉疮。

病肺苦焦渴,吐舌生喉疮。

意思:病肺痛苦口渴,吐出舌头生喉伤口。

出自作者[宋]贺铸的《病暑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生动描绘夏日景象,并表达出对自然变幻和人生艰辛深深感慨的诗。诗的开篇,作者用浓烈的色彩描绘了早夏的烈日炎炎,“早夏景延永,烈日天中央。”犹如火焰燃烧的原野,“欻欻燎原野,中人如探汤。”此处的描述充满了热烈与激情,也展现出夏日的炙热难耐。 接着,作者以病肺焦渴,吐舌生疮的形象,进一步描绘出夏日的酷热,“病肺苦焦渴,吐舌生喉疮。蔗浆与茗饮,未易苏膏盲。”这既展现出夏日的炎热,也表达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奈与挣扎。 然后,诗的情境突然转变,气象变幻,乌云翻滚,“稍惊气象变,云物来冥茫。”这一转变,让诗的主题从酷热的夏日转向了暴风雨的来临。“仰枕视簷际,浩浩浮沧江。”此处的描述生动,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气势。 接着,作者用“忽得灌顶偈,酒然心地凉。”来形容骤雨降临的清凉,同时也表达出对自然变幻的深深敬畏。“雷公未鼓怒,风伯何猖狂。”此句对比强烈,进一步展现出暴风雨的威猛。 诗的结尾,“扫荡太宇空,万影纔斜阳。俯辞楚台上,拱立齐鼎旁。一介命蝼蚁,敢干私雨晹。田夫信无罪,触热正驱蝗。”此处表达出作者对人生无常,生命渺小的深深感慨,也展现出对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夏日的景象,表达了对自然变幻的敬畏,同时也展现了人生的艰辛与无奈,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早夏景延永,烈日天中央。
欻欻燎原野,中人如探汤。
病肺苦焦渴,吐舌生喉疮。
蔗浆与茗饮,未易苏膏盲。
稍惊气象变,云物来冥茫。
仰枕视簷际,浩浩浮沧江。
忽得灌顶偈,酒然心地凉。
雷公未鼓怒,风伯何猖狂。
扫荡太宇空,万影纔斜阳。
俯辞楚台上,拱立齐鼎旁。
一介命蝼蚁,敢干私雨晹。
田夫信无罪,触热正驱蝗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贺铸(1052~1125),北宋词人。字方回,又名贺三愁,人称贺梅子,自号庆湖遗老。汉族,祖籍山阴(今浙江绍兴),出生于卫州共城县(今河南辉县市)。出身贵族,宋太祖贺皇后族孙,所娶亦宗室之女。自称远祖本居山阴,是唐·贺知章后裔,以知章居庆湖(即镜湖),故自号庆湖遗老。

贺铸长身耸目,面色铁青,人称贺鬼头,曾任右班殿直,元佑中曾任泗州、太平州通判。晚年退居苏州,杜门校书。不附权贵,喜论天下事。

能诗文,尤长于词。其词内容、风格较为丰富多样,兼有豪放、婉约二派之长,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。用韵特严,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。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,意境高旷,语言浓丽哀婉,近秦观、晏几道。其爱国忧时之作,悲壮激昂,又近苏轼。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,足见其影响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焦渴

    读音:jiāo kě

    繁体字:焦渴

    英语:terribly thirsty

    意思:
    1.比喻急切的心情。
    《三国志吴志周鲂传》:“﹝鲂﹞精诚微薄,名位不昭,虽怀焦渴,曷缘见明?

  • 苦焦

    读音:kǔ jiāo

    繁体字:苦焦

    意思:言土地贫瘠。杜鹏程《平常的女人》一:“你知道老郑没了……何必在天寒地冻时候来这苦焦的地方?”李若冰《在柴达木盆地》:“现在,咱的国家,就是要把苦焦的地方变成人民的乐园!”

    <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