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金刚随机无尽颂·大乘正宗分第三》 诸法元非相,示法明心量。

诸法元非相,示法明心量。

意思:诸法本来不相,表示法说明心量。

出自作者[宋]释印肃的《金刚随机无尽颂·大乘正宗分第三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关于佛教教义的,主要表达了佛教对于世界和人生的理解。它以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,描绘了宇宙的广阔和生命的深邃。 “诸法元非相”这句话在佛教中意味着所有的现象,所有的法,都是非实质的,非固定的,非永恒的。这是对佛教无常观的一个表达,即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中,没有什么是真正存在的或不变的。这是一种深刻的哲学理解,它揭示了人类对事物的执着和误解。 “示法明心量”这句话则强调了通过了解和接受佛教教义来明了自己的心量。通过理解世界的无常性,人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的心,明白自己的欲望和执着,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。 “於一微尘中,森罗及万象。”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微妙而深远的景象。微尘在这里象征着微观的世界,万物之始。而森罗万象则代表了宏观的世界,所有的事物。这句话表达的是,在微小的尘埃中,包含了所有的事物和现象,这就是佛教的“一粒沙里看世界”的理念。它提醒我们,无论世界多么广阔,其本质都在细微之处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佛教的无常观和心量观,同时也揭示了世界的本质——微观与宏观的交织,微小与宏大的并存。它鼓励人们通过理解世界的无常性来明了自己的心量,并在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世界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诸法元非相,示法明心量。
於一微尘中,森罗及万象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明心

    读音:míng xīn

    繁体字:明心

    意思:
    1.谓使心思清明纯正。
    宋·赵与时《宾退录》卷一:“学必明心,记问辨说皆余事。”
    张通典《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》诗:“明心致良知,斯文幸未丧。”

  • 心量

    读音:xīn liàng

    繁体字:心量

    意思:
    1.佛教语。集起万有的精神现象的总称。
    《坛经般若品》:“心量广大,犹如虚空,无有边畔。”

    2.胸怀,心胸。
    元·汪元亨《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