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奉赠蘧庵先生》 识得词仙否?

识得词仙否?

意思:认识词仙吗?

出自作者[清]陈维崧的《奉赠蘧庵先生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词气势豪迈,情感丰富,充满了对文学大师们的崇敬和对中原大地的深情厚谊。词人以豪放的笔触,描绘了一位文学巨匠的形象,展现了他的才华和豪情壮志。 “识得词仙否?起从前、欧苏辛陆,为先生寿。”词人以问句开头,引出了一位文学大师的形象,他与欧阳修、苏轼、辛弃疾、陆游等文学巨匠齐名,备受尊崇。 “不是花颠和酒恼,豪气轩然独有。”这位文学大师并非因酒醉或花痴而得出名,而是因为他的豪放气概和独特风格。 “要老笔、万花齐绣。”他的文笔老辣,描绘的花朵仿佛能一齐绽放,展现出他高超的文学技巧。 “掷碎琵琶今破面,好香词污汝诸伶手。”他掷碎了琵琶,打破了面子,写出的好词却被你们这些演员玷污了。这里可以看出词人对文学艺术的珍视和对世俗的不屑。 下阕中,词人通过对中原大地的描绘,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谊。“秦宫汉殿描难就。矗中原、怒涛似箭,断崖如臼。”秦宫汉殿难以描绘,中原大地上的怒涛和断崖却栩栩如生。这里可以看出词人对祖国的壮丽山河怀有深深的敬仰之情。 “我有铜人千行泪,扑地狮儿腾吼。”词人用铜人像和扑地的狮子来形容自己的悲愤之情,表现出他对祖国命运的关切。 “声撼落、橘中棋叟。”词人的声音震撼了橘中的棋叟,形象地表现了他的慷慨激昂。 “鹤发鸡皮人莫笑,忆华年、曾奉西宫帚。”词人虽然年老色衰,但回忆起年轻时曾为西宫效力,不禁感慨万千。 整首词气势磅礴,情感真挚,通过对文学大师和祖国山河的描绘,展现了词人的才华和豪情壮志,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谊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识得词仙否?
起从前、欧苏辛陆,为先生寿。
不是花颠和酒恼,豪气轩然独有。
要老笔、万花齐绣。
掷碎琵琶今破面,好香词污汝诸伶手。
笑余子,徒雕镂。
秦宫汉殿描难就。
矗中原、怒涛似箭,断崖如臼。
我有铜人千行泪,扑地狮儿腾吼。
声撼落、橘中棋叟。
鹤发鸡皮人莫笑,忆华年、曾奉西宫帚。
家本住,金台口。
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
陈维崧(1625—1682年),字其年,号迦陵,江苏宜兴人。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,阳羡词派领袖。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。

明熹宗天启五年(1625年),陈维崧出世,幼时便有文名。十七岁应童子试,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。与吴兆骞、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“江左三凤”。与吴绮、章藻功称“骈体三家”。明亡后,科举不第。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,陈维崧亦寓居商丘,与弟同居。顺治十五年(1658年)十一月,陈维崧访冒襄,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,冒襄派徐紫云(云郎)伴读。

康熙元年(1662年),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、张养重等修禊红桥。康熙十八年(1679年),举博学鸿词科,授官翰林院检讨。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(1682年),享年五十八岁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识得

    读音:shí de

    繁体字:識得

    意思:(识得,识得)
    懂得,知道。
    《水浒传》第三八回:“李逵虽然也识得水,却不甚高。当时慌了手脚。”
    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“况你埋没在这乡村镇上,虽有才学,谁人是

  • 词仙

    读音:cí xiān

    繁体字:詞仙

    意思:(词仙,词仙)
    称誉擅长填词的人。
    宋·姜夔《翠楼吟》词:“此地,宜有词仙,拥素云黄鹤,与君游戏。”
    明·高启《夜饮丁二侃宅听琵琶》诗:“好手正可羞重莲,座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