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初至天台》 畴昔所欣慕,天台冠坤灵。

畴昔所欣慕,天台冠坤灵。

意思:过去所欣慕,天台冠坤灵。

出自作者[宋]曾几的《初至天台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。诗人欣赏天台山的美景,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。同时,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。 首句“畴昔所欣慕,天台冠坤灵”,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山的向往和赞美。接着,诗人通过描绘天台山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,展现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。 “自怜婴世网,仰愧鸿冥冥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无奈,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由飞翔的向往。 “夙契谅非浅,半生吏金庭”则表达了诗人与天台山的缘分和半生为官的经历。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,诗人通过对天台山景色的描绘和自己的感受,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向往,同时也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。 最后几句“向来石磵耳,斗讼终朝听。净洗尘俗状,数上参云亭”,则表达了诗人在世俗纷扰中寻求内心宁静和解脱的愿望。 整首诗意境深远,语言优美,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和自己的感受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畴昔所欣慕,天台冠坤灵。
兴公妙摹写,粲若披图经。
自怜婴世网,仰愧鸿冥冥。
夙契谅非浅,半生吏金庭。
成此一段奇,得按东吴刑。
又分临海竹,想像山围屏。
稍稍向铃阁,行行叩禅扃。
一丘与一壑,所见皆所聆。
石梁卧剑戟,布水驱雷霆。
五百大开士,神光秘林坰。
于我定不薄,是事初无形。
寒岩二隐者,在眼谁能青。
庶几闾丘守,胸次明渭泾。
向来石磵耳,斗讼终朝听。
净洗尘俗状,数上参云亭。
作者介绍
曾几(1085--1166),字吉甫,自号茶山居士。南宋诗人。其先赣州(今江西赣县)人,徙居河南府(今河南洛阳)。历任江西、浙西提刑、秘书少监、礼部侍郎。曾几学识渊博,勤于政事。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,作诗不用奇字、僻韵,风格活泼流动,咏物重神似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坤灵

    读音:kūn líng

    繁体字:坤靈

    意思:(坤灵,坤灵)

    1.古人对大地的美称。
    汉·扬雄《司空箴》:“普彼坤灵,侔天作则。分制五服,划为万国。”
    唐·王勃《九成宫颂》序:“在地班形,

  • 畴昔

    读音:chóu xī

    繁体字:疇昔

    英语:in former times

    意思:(畴昔,畴昔)

    1.往日,从前。
    《礼记檀弓上》:“予畴昔之夜,梦坐奠于两楹之间。”

  • 天台

    读音:tiān tāi

    繁体字:天檯

    英语:balcony

    意思:(参见天臺)
    山名。
    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天台四万八千丈,对此欲倒东南倾。”
    明·杨珽《龙膏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