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段觉归东阳兼寄窦使君》 山水引归路,陆郎从此谙。

山水引归路,陆郎从此谙。

意思:山水拉回去的路,陆郎从这里熟悉。

出自作者[唐]许浑的《送段觉归东阳兼寄窦使君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描绘了山水之间的美丽景象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。 首句“山水引归路,陆郎从此谙。”描绘了诗人归隐之路,通过山水引导,诗人找到了归隐之路,陆郎也因此而熟悉。这里的“陆郎”可能是指诗人自己,暗示他通过山水的引导,找到了自己的归宿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。 “秋茶垂露细,寒菊带霜甘。”描绘了秋天的景象,茶树上的茶叶如同垂露般细嫩,寒冷的菊花也带着霜露的甜美。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,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。 “台倚乌龙岭,楼侵白雁潭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山水的美丽景象,高台倚靠着乌龙岭,高楼则侵入到白雁潭中。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到自然和建筑的和谐统一,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。 “沈公如借问,心在浙河南。”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沈公的敬仰和思念之情。沈公可能是指沈某,他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者前辈。诗人借问沈公是否询问自己,心却在浙河南边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向往,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之间的美丽景象和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是一首非常值得品味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山水引归路,陆郎从此谙。
秋茶垂露细,寒菊带霜甘。
台倚乌龙岭,楼侵白雁潭。
沈公如借问,心在浙河南。
作者介绍
许浑(约791~约858),字用晦(一作仲晦),唐代诗人,润州丹阳(今江苏丹阳)人。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,其一生不作古诗,专攻律体;题材以怀古、田园诗为佳,艺术则以偶对整密、诗律纯熟为特色。唯诗中多描写水、雨之景,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,并以“许浑千首诗,杜甫一生愁”评价之。成年后移家京口(今江苏镇江)丁卯涧,以丁卯名其诗集,后人因称“许丁卯”。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。代表作有《咸阳城东楼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归路

    读音:guī lù

    繁体字:歸路

    英语:return circuit

    详细释义:回去的路。三国演义?第十八回:『刘表助张绣屯兵安众,截吾归路。』

    造句:<

  • 山水

    读音:shān shuǐ

    繁体字:山水

    短语:光景 景 景观 景物 色

    英语:landscape

    意思:
    1.山与水。
    《墨子明鬼下》:“古今之

  • 从此

    读音:cóng cǐ

    繁体字:從此

    短语:尔后 随后 后 后来 过后 事后 其后 从此以后 然后 之后 嗣后 下

    英语:thence

    意思:(从此,从此)<

  • 引归

    读音:yǐn guī

    繁体字:引歸

    意思:(引归,引归)
    率军退回。
    《史记大宛列传》:“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……与盟而罢兵。终不得入中城,乃罢而引归。”
    宋·王明清《挥麈三录》卷二:“径造虏营中,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