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八宝妆·望远秋平》 待月重帘谁共倚,信鸿断续两三声。

待月重帘谁共倚,信鸿断续两三声。

意思:待月重帘谁共同倚,相信鸿断续两三声。

出自作者[宋]陈允平的《八宝妆·望远秋平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象,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情感和思绪。 首先,诗的开头“望远秋平。初过雨、微茫水满烟汀。”描绘了秋雨过后,远处的秋水变得微茫而满溢的水面在烟雾中显露出来的景象。这里的“望远”可能指的是眺望远方的景色,而“秋平”则暗示了秋天的平静和宁静。 “乱葓疏柳,犹带数点残萤。”接着,诗中描绘了杂乱的葓花和稀疏的柳树,还有几颗残存的萤火虫。这里用到了“残萤”这个词,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萧瑟和冷清。 “待月重帘谁共倚,信鸿断续两三声。”这里的“谁共倚”暗示了孤独和期待,而“两三声”的信鸿则增添了秋夜的寂静和冷清。 “夜如何,顿凉骤觉,纨扇无情。”这句诗描绘了秋夜的凉意突然袭来,就像纨扇一样无情。这里用到了“顿觉”这个词,强调了凉意突然袭来的感觉,而“纨扇”则常常用来代表无情和消逝。 “还思骖莺素约,念凤箫雁瑟,取次尘生。”这里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,对曾经的约定和美好时光的思念。 “旧日潘郎,双鬓半已星星。”这句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物的衰老,暗示了作者对年华易逝的感慨。 “琴心锦意暗懒,又争奈、西风吹恨醒。”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,既想放下过去的怨恨,但又无法抗拒西风的吹拂和内心的恨意。 最后,“屏山冷,怕梦魂、飞度蓝桥不成。”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对梦境的恐惧,害怕梦中的场景会再次出现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秋夜的寂静、冷清和作者的孤独、怀旧、感慨和恐惧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情感深沉,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望远秋平。
初过雨、微茫水满烟汀。
乱葓疏柳,犹带数点残萤。
待月重帘谁共倚,信鸿断续两三声。
夜如何,顿凉骤觉,纨扇无情。
还思骖莺素约,念凤箫雁瑟,取次尘生。
旧日潘郎,双鬓半已星星。
琴心锦意暗懒,又争奈、西风吹恨醒。
屏山冷,怕梦魂、飞度蓝桥不成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信鸿

    读音:xìn hóng

    繁体字:信鴻

    意思:(信鸿,信鸿)
    传送书信的鸿雁。
    宋·李之仪《采桑子》词:“明朝去路云霄外,欲见无从。满袂仙风,空託双凫作信鸿。”

    解释:1.传送

  • 断续

    读音:duàn xù

    繁体字:斷續

    英语:chopping

    意思:(断续,断续)
    时而中断,时而接续。
    南朝·齐·王融《巫山高》诗:“烟霞乍舒卷,猿鸟时断续。”
    唐·刘

  • 两三

    读音:liǎng sān

    繁体字:兩三

    意思:(两三,两三)
    几个。表示少量。
    《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九相逢行》:“兄弟两三人,中子为侍郎。”
    唐·皎然《舟行怀阎士和》诗:“相思一日在孤舟,空见归云

  • 重帘

    读音:zhòng lián

    繁体字:重簾

    意思:(重帘,重帘)
    一层层帘幕。
    唐·温庭筠《菩萨蛮》词:“夜来皓月纔当午,重帘悄悄无人语。”
    明·何景明《后别思赋》:“开重帘之华灯,飞逸翰于清讌。”<

  • 倚信

    读音:yǐ xìn

    繁体字:倚信

    意思:倚重信任。
    《新唐书李吉甫传》:“﹝吉甫﹞又建言:‘州刺史不得擅见本道使……军国大事以宝书易墨诏。’由是帝愈倚信。”
    明·李贽《寄答京友书》:“故非自己德望过人,才

  • 鸿断

    读音:hóng duàn

    繁体字:鴻斷

    意思:(鸿断,鸿断)
    谓孤鸿失群。
    宋·张耒《岁暮书事》诗之一:“岁晏北风疾,山空万谷号。木枯随意折,鸿断不成高。”

    造句

  • 三声

    读音:sān shēng

    繁体字:三聲

    意思:(三声,三声)
    旧指军中用以传令的金鼓、笳、铎之声。
    银雀山·汉墓竹简《孙膑兵法十阵》:“三声既全,五彩必具,辨吾号声,知五旗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