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使此风推四海,盗窥神鼎亦羞为。
意思:如果这个风推四海,偷窥神鼎也羞于做。
出自作者[宋]徐钧的《王烈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一个地方的淳朴民风。诗中描述了人们即使偷窃了别人的牛,也害怕被尚恐知道,因此不敢公开,这反映了该地的道德风气。如果这种风气能够推广到全国,那么即使是偷窃的行为也会感到羞愧。
首句“窃牛尚恐彦方知”中,“窃牛”指的是偷窃他人的牛,“尚恐”表达了偷窃者对被发现的恐惧,“彦方”则可能是诗中提到的某个人物,也可能是一个代称,代表了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。这句诗描绘了偷窃者内心的矛盾和恐惧,同时也揭示了该地道德风气的淳朴。
第二句“德化乡邦不拾遗”则是对该地道德风气的进一步描述。这里“德化乡邦”指的是该地的道德教化,“不拾遗”则是指人们相互信任,不会发生遗失物品的情况,这进一步强调了该地的道德风气之淳朴。
第三句“若使此风推四海”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淳朴民风的向往,希望这种风气能够推广到全国。
最后一句“盗窥神鼎亦羞为”更是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守道德规范的人的鄙视。即使是在偷窃的情况下,如果大家都能够遵守道德规范,那么即使是偷窃的行为也会感到羞愧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地方的淳朴民风,表达了对道德的崇尚和对不守道德规范者的鄙视。同时,也提醒人们应该遵守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,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