舜日谐鼗响,尧年韵土声。
意思:舜时谐鼗鼓响,尧年韵土声。
出自作者[唐]李峤的《鼓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舜日谐鼗响,尧年韵土声。向楼疑吹击,震谷似雷惊。仙鹤排门起,灵鼍带水鸣。乐云行已奏,礼曰冀相成。》是一首描绘古代祭祀场景的诗,通过对各种乐器的演奏和自然环境的描绘,表现出庄重、肃穆而又充满期待的祭祀氛围。
首联“舜日谐鼗响,尧年韵土声”中,诗人以舜和尧的年代作为背景,描述了鼗响的和谐声音和祭祀时地的土声韵律。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,将古代的祭祀场景与传说中的舜、尧的年代相结合,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。
颔联“向楼疑吹击,震谷似雷惊”则是对祭祀时各种乐器演奏的生动描绘。诗人用“疑吹击”和“似雷惊”这两个生动的词语,形象地表现了乐器的演奏声势浩大,如同吹击一般,震撼山谷,如同雷声一般惊人心魄。
颈联“仙鹤排门起,灵鼍带水鸣”则描绘了祭祀现场的自然景象。诗人用仙鹤排门、灵鼍带水的生动描绘,表现出祭祀现场的神秘和庄重。仙鹤象征着长寿和吉祥,灵鼍则是传说中能导水之物。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为祭祀场景增添了神秘和庄重的气氛。
尾联“乐云行已奏,礼曰冀相成”则表达了祭祀仪式已经完成,礼乐相辅相成的意义。这两句诗简洁明了地表达了祭祀的结束和礼乐的重要性,同时也暗示着祭祀的成功和庄重仪式的完成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祭祀场景的描绘,表现出庄重、肃穆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。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运用,使得诗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。同时,诗歌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乐器的演奏声势浩大的描绘,表现出神秘和庄重的氛围,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