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鼓》 舜日谐鼗响,尧年韵土声。

舜日谐鼗响,尧年韵土声。

意思:舜时谐鼗鼓响,尧年韵土声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峤的《鼓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舜日谐鼗响,尧年韵土声。向楼疑吹击,震谷似雷惊。仙鹤排门起,灵鼍带水鸣。乐云行已奏,礼曰冀相成。》是一首描绘古代祭祀场景的诗,通过对各种乐器的演奏和自然环境的描绘,表现出庄重、肃穆而又充满期待的祭祀氛围。 首联“舜日谐鼗响,尧年韵土声”中,诗人以舜和尧的年代作为背景,描述了鼗响的和谐声音和祭祀时地的土声韵律。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,将古代的祭祀场景与传说中的舜、尧的年代相结合,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。 颔联“向楼疑吹击,震谷似雷惊”则是对祭祀时各种乐器演奏的生动描绘。诗人用“疑吹击”和“似雷惊”这两个生动的词语,形象地表现了乐器的演奏声势浩大,如同吹击一般,震撼山谷,如同雷声一般惊人心魄。 颈联“仙鹤排门起,灵鼍带水鸣”则描绘了祭祀现场的自然景象。诗人用仙鹤排门、灵鼍带水的生动描绘,表现出祭祀现场的神秘和庄重。仙鹤象征着长寿和吉祥,灵鼍则是传说中能导水之物。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为祭祀场景增添了神秘和庄重的气氛。 尾联“乐云行已奏,礼曰冀相成”则表达了祭祀仪式已经完成,礼乐相辅相成的意义。这两句诗简洁明了地表达了祭祀的结束和礼乐的重要性,同时也暗示着祭祀的成功和庄重仪式的完成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祭祀场景的描绘,表现出庄重、肃穆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。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运用,使得诗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。同时,诗歌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乐器的演奏声势浩大的描绘,表现出神秘和庄重的氛围,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舜日谐鼗响,尧年韵土声。
向楼疑吹击,震谷似雷惊。
仙鹤排门起,灵鼍带水鸣。
乐云行已奏,礼曰冀相成。
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
李峤(645年-714年),字巨山,赵州赞皇(今河北赞皇)人,唐朝宰相。

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,早年以进士及第,历任安定尉、长安尉、监察御史、给事中、润州司马、凤阁舍人、麟台少监等职。他在武后、中宗年间,三次被拜为宰相,官至中书令,阶至特进,爵至赵国公。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,以年老致仕,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。开元二年(714年)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,终年七十岁。

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,与苏味道并称“苏李”,又与苏味道、杜审言、崔融合称“文章四友”,晚年更被尊为“文章宿老”。但他历仕五朝,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,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,其人品多受诟病。史家评价,贬抑居多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尧年

    读音:yáo nián

    繁体字:堯年

    意思:(尧年,尧年)

    1.古史传说尧时天下太平,因以“尧年”比喻盛世。
    南朝·梁·沈约《四时白纻歌春白纻》:“佩服瑶草驻容色,舜日尧年欢无极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