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岁晚倚栏》 问信迟宾雁,催寒有响蛩。

问信迟宾雁,催寒有响蛩。

意思:询问信迟宾雁,催寒有响蛩。

出自作者[宋]冯伯规的《岁晚倚栏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倏忽秋又尽,明朝恰立冬》是一首描绘季节更迭和寒冬将至的诗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即将到来的冬季的期待。 首联“倏忽秋又尽,明朝恰立冬”,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秋天的短暂,转眼间就到了冬天。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双关,既指实际的季节更迭,又寓含了时间的流转无情,一眨眼就过去了。 颔联“细倾碧潋滟,喜对白芙蓉”,诗人描绘了在秋天的傍晚,他倾杯饮酒,欣赏着窗外的景色,对着一池白芙蓉,感到欣喜。这一句中,“碧潋滟”形象地描绘了池水的清澈,而“白芙蓉”则展示了秋天的自然美景。 颈联“问信迟宾雁,催寒有响蛩”,诗人借用了两个具有季节特色的意象,“宾雁”和“响蛩”,分别代表了秋天的信使和寒冬的预告者。雁是秋天的象征,而蟋蟀则在寒冬将至时开始鸣叫。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更迭。 尾联“暝烟都不见,闻得望□钟”,诗人描绘了夜晚的来临,烟雾消散,只听到寺庙的钟声。这一句中,“望□钟”是寺庙的钟声,通常在夜晚敲响,提醒人们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天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冬季的期待,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宁静、深沉的氛围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,描绘了季节更迭的过程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冬季的期待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宁静、深沉的氛围,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和冬天的即将到来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倏忽秋又尽,明朝恰立冬。
细倾碧潋滟,喜对白芙蓉。
问信迟宾雁,催寒有响蛩。
暝烟都不见,闻得望钟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宾雁

    读音:bīn yàn

    繁体字:賓雁

    意思:(宾雁,宾雁)
    鸿雁。语本《礼记月令》:“﹝季秋之月﹞鸿雁来宾。”
    唐·钱起《见上林春雁翔青云寄杨起居李员外》诗:“上林春更好,宾雁不知归。”
    明·陈汝元

  • 问信

    读音:wèn xìn

    繁体字:問信

    意思:(问信,问信)

    1.打听信息。
    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他归你家十来日了,如何到来这里问信。”
    《红楼梦》第七七回:“恨不得一时亮了就遣人去问信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