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chì ròu
繁体字:赤肉 意思: 1.泛指动物的肉。 《吕氏春秋贵当》:“窥赤肉而乌鹊集,貍处堂而众鼠散。” 《淮南子说林训》:“赤肉悬则乌鹊集,鹰隼鸷则众鸟散。”
2.犹皮肉。 唐·于濆《边游录戍卒言》诗:“赤肉痛金疮,他人成卫·霍。” 《五灯会元临济玄禅师法嗣宝寿沼禅师》:“师曰:‘不斩死汉。’院曰:‘斩。’师便打。院连道:‘斩, 解释:1.泛指动物的肉。
2.犹皮肉。
造句:其形像,身呈赤肉色,持瓶。乘青羊,赤肉色,遍身火焰。赤肉痛金疮,他人成卫霍。4、治白带:白花菜15克,猪赤肉水煎服
首字母缩写:cr
【拼音】chìròu
【赤肉开头的诗词】
《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》
赤肉一块,臭脓一袋。 何物著乎中,有应发於外,妙入群机兮成三昧,个时撒手断崖前,方见浑仑扑不碎。
【包含赤肉的诗词】
《边游录戍卒言》
二十属卢龙,三十防沙漠。 平生爱功业,不觉从军恶。 今来客鬓改,知学弯弓错。 赤肉痛金疮,他人成卫霍。 目断望君门,君门苦寥廓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