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chāo chāo
繁体字:焯焯 意思: 1.显着;昭然。 唐·韩愈《太学生何蕃传》:“司业、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余事,以之升于礼部而以闻于天子。” 明·叶盛《水东日记苏天爵<元文类>》:“夫有元名人文集,如王百一、阎高唐、姚牧菴、元清河、马祖常、元好问之焯焯者,今皆无传。” 清·钱谦益《涂母王夫人五十序》:“通政夫妇大节焯焯,国史彤史胥予言有徵焉。”
2 详细释义:显著、清楚。唐?韩愈?太学生何蕃传:『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余事,以之升于礼部,而以闻于天下。』
造句:暂无
首字母缩写:cc
【拼音】chāochāo
【包含焯焯的诗词】
《上元思京辇旧游三首》
万雉春城逼绛霄,上元雕辇盛游遨。 迟迟瑞日低彤伞,焯焯荣光上赭袍。 云卷朱帘开彩雉,山盘玉阙枕仙鳌。 长安一别将华发,溪竹山城夜寂寥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