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覆瓿

读音:fù bù

繁体字:覆瓿

意思:
1.喻着作毫无价值或不被人重视。亦用以表示自谦。
宋·陆游《秋晚寓叹》诗之四:“着书终覆瓿,得句漫投囊。”
明·唐寅《除夜坐蛱蝶斋中》诗:“一卷文章尘覆瓿,两都踪迹雪随驴。”
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》:“为文仅称点鬼之谈,着书惟供覆瓿之用。”参见“覆酱瓿”。

2.犹覆盆。
明·范濂《云间据目抄纪祥

解释:1.喻著作毫无价值或不被人重视。亦用以表示自谦。 2.犹覆盆。

详细释义:汉扬雄以为经莫大于易,故作太玄,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。刘歆观之,告诉扬雄,天下学者尚不能通晓易经,又如何能了解太玄,恐怕后人要拿来盖酱缸。典出汉书?卷八十七?扬雄传下。后比喻论著不受人重视。清?王鹏运?摸鱼子?莽风尘雅音寥落词:『文章事,覆瓿代薪朝暮,新声那辨钟缶?』亦作『覆酱瓿』。

造句:暂无

首字母缩写:fb

【拼音】

【包含覆瓿的诗词】
《挽赵秋晓》
自古诗人仕不高,伟人底事占诗豪。
同年亲友俱三釜,半壁天倾空二毫。
守我冷官巾与屦,任他巧宦带而袍。
一篇覆瓿生光焰,地下修文想和陶。
上一篇
蝮蝎
下一篇
覆盂
推荐购买
名句 | 成语大全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