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gū guǎi
繁体字:孤拐 英语:cheekbone; the ball of the foot 意思: 1.亦称“孤踝”。脚腕两旁突起的部分。 元·宫天挺《范张鸡黍》第一摺:“你每说到几时,早不是腊月里,不冻下我孤拐来。” 《西游记》第三二回:“若是先吃脚,他啃了孤拐,嚼了腿亭,吃到腰截骨,我还急忙不死,却不是零零碎碎受苦?”章炳麟《新方言释形体》:“今谓胫下骨隆起者为孤踝。”
2.颧骨。 《红楼梦》第六一回:“高高儿的孤 解释:〈方〉①颧骨。②脚掌两旁突出的部分。 详细释义:1.颧?颊。红楼梦?第六十一回:『高高的孤拐,大大的眼睛,最干净爽利的。』 2.脚踝。西游记?第十五回:『伸过孤拐来,各打五棍见面,与老孙散散心!』野叟曝言?第二十六回:『这石氏脚上一个鸡眼老了,再剪不下,想起中间屋里切皮的刀儿,甚是快利,因光着孤拐出来,摸那皮刀。』
造句::“便伸过孤拐来,打二十棒!”“便伸过孤拐来,打二十棒!”原来那猴子孤拐面,凹脸尖嘴。伸过孤拐来,让老孙打两棒解闷
首字母缩写:gg
【拼音】gūguǎi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