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fāng zhū
繁体字:方諸 意思:(方诸,方诸)
1.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。 《淮南子览冥训》:“夫阳燧取火于日,方诸取露于月。” 唐·陆龟蒙《自遣》诗之十五:“月娥如有相思泪,秪待方诸寄两行。” 明·李东阳《又和王世赏韵》:“天临华盖春星近,月照方诸夜水清。” 清·龚自珍《捕蜮第一》:“又用方诸取月中水洗眼,着纯墨衣,则人反见蜮,可趋入蜮群。”
造句:方伯,商、周时一方诸侯之长。四方诸侯来朝者,舜宾迎之也。人色以黑为美,南方诸国皆然。遍告四方诸侯,尽有天下九州。
首字母缩写:fz
【拼音】fāngzhū
【方诸开头的诗词】
《上云乐 方诸曲》
方诸上。 上云人。 业守仁。 摐金集瑶池。 步光礼玉晨。 霞盖容长肃。 清虚伍列真。
【包含方诸的诗词】
《和钟西耘庶常德祥律门感怀诗》
狼慌遗种等高车,万族相从到尾间。 魑魅入林逢不若,蛤蟆吞月鉴方诸。 昔闻靺鞨歌西乐,今见佉卢制左书。 始受—廛濠镜地,有明师早漏多鱼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