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chǔ jiù
繁体字:杵臼 英语:mortar and pestle 意思: 1.杵与臼。舂捣粮食或药物等的工具。 《六韬农器》:“战攻守御之具尽在于人事:耒耜者,其行马蒺藜也……镢锸斧锯杵臼,其攻城器也。” 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河水四》:“东厢石山犹传杵臼之迹。庭中亦有旧宇处,尚髣彿前基。” 唐·杜甫《九成宫》诗:“苍石八百里,崖断如杵臼。”
2.以杵捣臼。 《汉书楚元王刘交传 详细释义:1.杵与臼。泛指舂捣物品的器具。唐?裴??裴航:『昨有神仙遗灵丹一刀圭,但须玉杵臼,捣之百日,方可就吞。』 2.春秋晋人公孙杵臼的名字。见『公孙杵臼』条。警世通言?卷十一?苏知县罗衫再合:『你就生下儿女来,谁容你存留?老身又是妇道家,做不得程婴、杵臼,也是枉然。』
造句:杵臼关节
首字母缩写:cj
【拼音】chǔjiù
【用杵臼造句】
1、若非公孙杵臼,焉得赵氏孤儿,既以遇难避仇,不必胶柱鼓瑟。
【杵臼开头的诗词】
《庚子荐饥》
杵臼成虚设,蛛丝网釜鬵。 啼饥食草木,啸聚斫山林。 人语无生意,鸟啼空好音。 休言谷价贵,菜亦贵如金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