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cì jì
繁体字:刺薊 意思:(刺蓟,刺蓟) 泛称大蓟、小蓟。因叶皆有刺,故称。 宋·晁补之《收麦呈王松龄秀才》诗:“东山刺蓟深一尺,负郭家近饶盘餐。” 明·李时珍《本草纲目草四大蓟小蓟》﹝释名﹞:“虎蓟、马蓟、猫蓟、刺蓟、山牛蒡、鸡头草、千针草、野红花:弘景曰:‘大蓟是虎蓟,小蓟是猫蓟,叶并多刺,相似。田野甚多,方药少用。’”明·李时珍《本草纲目草四大蓟小蓟》﹝附方﹞:“心热吐血, 解释:1.泛称大蓟﹑小蓟。因叶皆有刺,故称。
造句:》刺蓟菜图,均似刻叶刺儿菜C.Setosum。4.青刺蓟(滇大蓟、白马刺)Cirsium chlorolepis Petrak。不止:棕榈、刺蓟、桦皮,龙骨等分。内壁有黑豆、黄豆
首字母缩写:cj
【拼音】cìjì
【包含刺蓟的诗词】
《收麦呈王松龄秀才》
晁庄寂莫依东山,王庄负郭容往还。 东山刺蓟深一尺,负郭家近饶盘餐。 穿鞋戴笠随麦陇,旱日炎炎烟燎颜。 贱贫辛苦事当尔,君屋鳞鳞三百间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