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cái nán
繁体字:才難 意思:(才难,才难)
1.谓人才难得。 《论语泰伯》:“才难,不其然乎?”晋·葛洪《抱朴子尚博》:“古人叹息于才难,故谓百世为随踵,不以璞非崑山而弃耀夜之宝,不以书不出圣而废助教之言。” 宋·苏轼《乞擢用林豫札子》:“臣窃谓才难之病,古今所同。朝廷每欲治财赋,除盗贼,干边鄙,兴利害,常有临事乏人之叹。” 清·何启·胡礼垣《新政论议》:“故 详细释义:人才难得。论语?泰伯:『孔子曰:「才难,不其然乎?」』抱朴子?外篇?尚博:『古人叹息于才难,故谓百世为随踵。』
造句:艰苦的生活环境更令人才难留。’孔子曰:‘才难,不其然乎?”孔子曰:“才难,不其然乎?所以开悟很简单,养悟才难。
首字母缩写:cn
【拼音】cáinán
【才难开头的诗词】
《送赵德勤将漕淮东》
才难叹息古犹今,使节双持委寄深。 真主厉精思吏治,累朝忠孝结人心。 激扬正赖扶风宪,钦恤惟存布德音。 吏称民安两无事,不妨丹扆献规箴。
【包含才难的诗词】
《封丘作》
州县才难适,云山道欲穷。 揣摩惭黠吏,栖隐谢愚公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