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bì nàn
繁体字:避難 短语:避暑 躲债 英语:seek (political, etc.) asylum 意思:(避难,避难) I 谓避开困难。 《孔子家语屈节》:“夫勇者不避难,仁者不穷约。” 唐·韩愈《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》:“其守官恭慎举职,其朝献奉父命不避难。” 《元史良吏传一卜天璋》:“天璋曰:‘国步方艰,吾年八十,恒惧弗获死所耳,敢避难乎?’”戴裔煖《宋代钞盐制度研究》第二编第六章四:“客贩钞盐,趋易而避难。” I 近义词:
出亡、隐迹、逃亡、遁迹、亡命、流亡 解释:躲避灾难或迫害~所。 详细释义:逃避灾难或迫害。三国演义?第十回:『嵩自陈留避难,隐居琅琊。』儒林外史?第四十一回:『此时多失意之人,安知其不因避难而来此地?』 [似]避乱?避秦?逃亡?亡命
造句:他不得不自找避难的地方。我国是全世界政治难民的避难所。他到教堂去避难。他把这个地方当作避难所和隐居处。我
例句:避难所避难或休息的地方;庇护所 A place of refuge or rest; a sanctuary.人们请求政治避难。 The people ask for political asylum.博爱主义,是那些存心和自己的同类过不去的人的避难所。 Philanthropy is the refuge of people who wish to annoy their fellow creature.避难所提供保护及安全的场所;庇护所 A place offering
首字母缩写:bn
【拼音】bìnàn
【用避难造句】
1、 爱情不是避难所,想进去避难的话,是会被赶出来的。
【避难开头的诗词】
《题张氏竹园别业》
避难疏狂客,长贫少定居。 采芝空有曲,种树岂无书。 拟制东山屐,看驰下泽车。 肯容疏懒迹,来与狎樵渔。
【包含避难的诗词】
《山中避难作》
山头烽火水边营,鬼哭人悲夜夜声。 唯有碧天无一事,日还西下月还明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