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bù niǎn
繁体字:步輦 意思:(步辇,步辇)
1.古代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,类似轿子。 《赵飞燕外传》:“帝即令舍人吕延福以百宝凤毛步辇迎合德。” 《晋书山涛传》:“帝尝讲武于宣武场,涛时有疾,诏乘步辇从。” 晋·陆翙《邺中记》:“石虎少好游猎,后体壮大,不复乘马。作猎辇,二十人担之,如今之步辇。” 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步辇召学士》:“明皇在 详细释义:轿子,或用人力拉的车子。文选?班固?西都赋:『乘茵步辇,惟所息宴。』三国?魏?曹丕?校猎赋:『步辇西园,还坐玉堂。』
造句:步辇,指不驾马,用宫人挽车。后乘步辇,直诣察割,请毕收殓。步辇,不驾马,用宫人挽车。掌供夺皇帝步辇及宫廷车乘。
首字母缩写:bn
【拼音】bùniǎn
【步辇开头的诗词】
《早春桂林殿应诏》
步辇出披香,清歌临太液。 晓树流莺满,春堤芳草积。 风光翻露文,雪华上空碧。 花蝶来未已,山光暖将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