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词典大全

觳觫

读音:hú sù

繁体字:觳觫

英语:trembling from fear

意思:
1.恐惧战栗貌。
《孟子梁惠王上》:“王曰:‘舍之。吾不忍其(指牛)觳觫,若无罪而就死地。’”赵岐注:“觳觫,牛当到死地处恐貌。”
《梁书王僧孺传》:“解网祝禽,下车泣罪,愍兹奊诟,怜其觳觫。”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续黄粱》:“曾觳觫哀啼,窜蹟无路。”
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十章一:“俘虏是一位青年人,三十岁左右,一眼看去,倒也

近义词: 战栗、恐惧、寒战、哆嗦、战抖、惊怖、颤抖

详细释义:因恐惧而颤抖的样子。孟子?梁惠王上:『吾不忍其觳觫,若无罪而就死地。』文明小史?第三十九回:『只觉得他神气不好,十分疑惧,不免露出觳觫的样子来。』

造句:觳觫(húsù),因恐惧而发抖。2.《纲目》:槲?,犹觳觫也。吾不忍其觳觫,若无罪而就死地。〔12〕觳觫,恐惧颤抖 >查看更多觳觫造句

首字母缩写:hs

【拼音】

【用觳觫造句】

1、吾不忍其觳觫,若无罪而就死地。

【觳觫开头的诗词】
《演雅六言二首》
觳觫受田百亩,蛮触有宅一区。
蚍蜉戒之在斗,蝇蚋寔繁在徒。
【包含觳觫的诗词】
《杂咏十首酬汪镇卿》
踆乌不傍飞,斂景下蒙谷。
征途险在前,而况车折轴。
夸父追羲和,欲挽丹砂毂。
意远力不任,化作邓林木。
漫漫夜何如,长歌饭觳觫。
上一篇
蝴蜨
下一篇
觳陋
推荐购买
名句 | 成语大全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