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诗人大全 汪元量

「汪元量」诗词全集(639)首

  • 葛岭当年宰相家,游人不敢此行过。
    柳阴夹道莺成市,花影压阑蜂闹衙。
    六载襄阳围已解,三更鲁港事如何。
    栋梁今日皆焦士,新有园丁种火麻。
  • 蜀山突兀接青天,郑公故宅城相连。
    深深古木哀黄鸟,漠漠荒烟哭杜鹃。
    舞罢遗钿流水外,战余折戟落花前。
    将军好武通文墨,割据操心未必然。
  • 南岳诸峰处处嘉,麻鞋竹杖蹑青霞。
    山前已见九杈,洞里不逢三朵花。
    岩瀑垂垂腾晓蜃,野田渺渺落寒鸦。
    衡阳鼓角风悲咽,游子斯时正忆家。
  • 第二筵开入九重,君王把酒劝三宫。
    驼峰割罢行酥酪,又进雕盘嫩韭葱。
  • 去路迢迢入两当,三千三百到华阳。
    黄花川上黄花驿,千百猿声断客肠。
  • 迟日侵阶,和风入户,朱弦欲奏还倦。
    一幅鸾笺,五云飞下,赐予内家琴苑。
    音随指动,犹仿佛、虞薰再见。
    妙处谁能解心,和平自无哀怨。
    猩罗帕封古洗,有龙涎、渗花千片。
    骤睹瑶台清品,眼明如电。
    爇白桐窗竹几,渐缕缕腾腾细成篆。
    就祝金闺,天长地远。
  • 大王无起日,草木尽伤悲。
    生在太平世,死当离乱时。
    南冠流远路,北面幸全尸。
    旧客行霜霰,呼天泪湿麾。
  • 黄陵庙前枫叶丹,黄陵渡头烟水寒。
    美人万里不相见,月子弯弯只自看。
  • 销金帐下忽天明,梦里无情亦有情。
    何处乱山可埋骨,暂时相对坐调笙。
  • 东宫雪里燕三宫,妃子殷勤把酒锺。
    百十箜篌弹玉指,两行珠翠击金镛。
  • 谢傅东山喜劫棋,刘生南岳怕联诗。
    君侯自有通身胆,用舍行藏且顺时。
  • 燕台同看雪花天,别后音书雁不传。
    紫阁笑谈为职长,彤闱朝谒在班前。
    挥毫屡扫三千字,把酒时呼十四弦。
    闻已挂冠归故里,尚方宣赐钞成船。
  • 绿芜城上,怀古恨依依。
    淮山碎。
    江波逝。
    昔人非。
    今人悲。
    惆怅隋天子。
    锦帆里。
    环朱履。
    丛香绮。
    展旌旗。
    荡涟漪。
    击鼓挝金,拥琼璈玉吹。
    恣意游嫱。
    斜日晖晖。
    乱莺啼。
    销魂此际。
    君臣醉。
    貔貅弊。
    事如飞。
    山河坠。
    烟尘起。
    风凄凄。
    雨霏霏。
    草木皆垂泪。
    家国弃。
    意忘归。
    笙歌地。
    欢娱地。
    尽荒畦。
    惟有当时皓月,依然挂、杨柳青枝。
    听堤边渔叟,一笛醉中吹。
    兴废谁知。
  • 宫人夜泊近人家,瞥见红榴三四丫。
    犹说初离行在所,玉阑无数牡丹花。
  • 南高峰对北高峰,十里荷花九里松。
    烟雨楼台僧占了,西湖风月属吾侬。
  • 宫人清夜按瑶琴,不识明妃出塞心。
    十八拍中无限恨,转弦又奏广陵音。
  • 兀兀篷窗坐似禅,景州城外更凄然。
    官河宛转无风力,马曳驴拖鼓子船。
  • 第九筵开尽帝妃,三宫端坐受金卮。
    须臾殿上都酣醉,拍手高歌舞雁儿。
  • 我把酒,听君歌。
    美人娟娟花灼灼,月照金樽光绰约。
    有酒有歌君亦愁,把酒听歌君亦乐。
    我有鹦鹉杯,君有鸬鹚杓。
    一杯一杯复一杯,酒尽还沽共君酌。
    我把酒,听君歌。
    天不荒,地不老,人生百年休草草。
    对花对酒且高歌,盖世功名亦枯槁。
    满堂金玉守者谁,万事何如酒杯好。
    君不见巢父许由空洗耳,伯夷叔齐空饿死。
    范蠡扁舟挟西子,五湖风浪兼天起。
    又不见相如怀璧空归来,廉颇善饭何壮哉。
    谢安携妓入东山,苍生望望霖雨乾。
    把酒劝君饮,
  • 更阑炙烛绣檐遮,卸却金钿与翠花。
    心似乱丝眠不得,江楼中夜咽悲笳。
  • 清时难再得,离别安可留。
    出门望西北,欲往还绸缪。
    俯视长河奔,方舟激中流。
    惊波一何骇,返顾令人忧。
    天风吹枯桑,日暮寒飕飕。
    何当从此别,送子狐白裘。
  • 湖上悲风舞白杨,英雄凋尽只堪伤。
    花飞废苑怜铜马,草没荒坟卧石羊。
    人在醉中春已晚,客於愁处日偏长。
    林西楼观青红湿,又逊僧官燕梵王。
关于作者

汪元量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诗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云,亦自号水云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山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
关于评价
汪元量是一位南宋末期的诗人,他的诗歌作品多涉及国亡之痛和遗民情感,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。
他的诗歌表现了对故国和民族的思念和哀伤,对侵略者和叛徒的愤慨和痛恨,展现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。
在诗歌艺术上,汪元量的作品风格独特,语言生动,意象鲜明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。
他的诗歌作品被广泛传颂和赞誉,被誉为“诗史”,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。
总的来说,汪元量是一位非常有才华和学问的诗人,他的诗歌作品对中国文学史和文化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年代
收录作品
639首
推荐购买
推荐作者
友情链接:
  • CHANEL钱包
  • lv的包
  • 芬迪鞋子
名句 | 成语大全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