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诗人大全 刘基

「刘基」诗词全集(599)首

  • 秋山青如烟,秋月白如水。
    登高俯空旷,咫尺见千里。
    悠悠孤云行,袅袅凉风起。
    凉风吹客衣,客心随风飞。
    愿作沧海潮,朝来莫还归。
    ¤
  • 东风吹沧江,白日照花柳。
    山川半显晦,积雨晴未久。
    青阳好气候,群物竞苞剖。
    农夫荷锄犁,各自登陇亩。
    蒐鸠鸣相应,陂水光浏浏。
    天地起戈兵,荆榛塞原阜。
    兹邦特按堵,庶足憩奔走。
    故乡有园田,委弃没藜莠。
    老母年八十,头童齿牙朽。
    痴儿始垂髫,出入寡朋友。
    衣衾杂絮毳,羹食乏菘韭。
    儡然多病身,全家倚糊口。
    那令更远去,忧念成疾首。
    千金聘宿瘤,顾谓西施丑。
    盐车摧太行,骅骝不如狗。
    况我驽蹇质,困踣畏培曈。
  • 积雨兼数旬,天气凉有余。
    青苔交户庭,始觉人迹疏。
    地主多闲园,可以种我蔬。
    儿童四五人,蔓草相与锄。
    既倦则归休,卧阅床上书。
    无事且为乐,何者为名誉。
    ¤
  • 朝听乾鹊鸣,暮见灯花结。
    鹊鸣灯结无定期,镜里青云看成雪。
    人生百岁难长保,天上孤鸾海中老。
    滔滔逝水不回西,灼灼秋花几时好。
    一朝复一朝,一夕复一夕,只恐君心念妾时,妾身已作山头石。
  • 鹁鸠劝春耕,桴鼓帖宵逻。
    拊循余暇日,珠玉生咳唾。
    时维青阳初,天子在左个。
    布德顺木令,万国罔不和。
    禄食自纷纭,抚字谁最课。
    幅员若金瓯,丝发无璺破。
    涓溜可摧山,机祸不在大。
    中夜登高楼,遥瞻太微座。
    乾坤漭寥落,日月飞鸟过。
    愤惋空有心,盛时嗟已蹉。
  • 燕鸿北去又南来,断垄荒冈几劫灰。
    慈母矶寒风落木,望夫石老雨添苔。
    江流定与天河合,客泪还经地底回。
    未必春光便销歇,白华犹发烧残梅。
  • 先王制民产,曷分兵与农。
    三时事耕稼,阅武在严冬。
    乱略齐愤疾,战伐厥有庸。
    那令异编籍,自使殊心胸。
    坐食不知恩,怙势含威凶。
    将官用世袭,生长值时雍。
    岂惟昧韬略,且不习击童刂。
    悍卒等骄子,有令亦无从。
    跳踉恣蒙横,鼓气陵愚蠢。
    所以丧纪律,安能当贼锋。
    崩腾去部曲,蚁合寻归踪。
    时方务姑息,枉法称宽容。
    宁知养豺虎,反噬中自钟。
    国家立制度,恃此为垣墉。
    积弊有根源,终成肠肺痈。
    何由复古道,一视均尧封。
    ¤
  • 别离多苦怀,三年当百载。
    来者非所知,往者今安在。
    浮云旦夕起,白日埋光彩。
    天地亦有形,岂能长不改。
    去去东园公,紫芝犹可采。
    ¤
  • 雷霆蛰神威,妖蜃跃海滨。
    将军战败死,玉帐空无人。
    腥涎之所被,蛭螾皆蛇鳞。
    天弧不张弦,民情曷由申。
    县购亦令典,奉行在明仁。
    谁令奸宄徒,并缘逞顽嚚。
    俄然齿发躯,化作豺狼身。
    剽金既无畏,况复枉平民。
    壮哉柯夫子,义气冲九旻。
    曳裾公府门,抗论回星辰。
    坐令霜雪间,朽骨生阳春。
    睨视夸毗儿,精魂散飞尘。
    我忽耳闻之,肝胆张轮困。
    安得似卿辈,落落千百人。
    出应休明时,翊赞皋陶臣。
    旌别鸾与枭,再使权衡均。
  • 鸿雁来时月满天,客途僮仆自相怜。
    荒村触眼惟茅屋,榆柳萧疏起暮烟。
  • 久晴思得雨,既雨久复厌。
    广庭屯阴气,平陆就昏垫。
    凄风吹人寒,朱火黯无焰。
    水衣上高墉,泉溜发枯堑。
    青泥没逵道,寸步不可觇。
    慷慨成感伤,缠绵积忧念。
    ¤
  • 青青潇湘竹,猗猗被寒水。
    游子如飞蓬,佳人旷千里。
    登高左右望,但见黄尘起。
    凤凰翔不下,梧桐化为枳。
    伤怀不可道,忧念何时已。
    ¤
  • 徘徊西湖上,怆悢有所思。
    所思不可见,涕泪下沾衣。
    死生一瞬息,逝者安可追。
    狼曋信君子,李陵非男儿。
    ¤
  • 庭前草华发,夜凉萤火流。
    有怀不能寐,超望女与牛。
    那无一苇航,繁念空悠悠。
    泪如宵露零,散漫不可收。
    ¤
  • 陌上清歌最可听,谁知此是断肠声。
    就中更有杨枝曲,恨杀昏鸦及晓莺。
  • 郊原如赭已无秋,况复干戈未肯休。
    肉食不知田野事,布衣深为庙廊忧。
    典章沦落悲刍狗,馈饷倭迟想木牛。
    礼乐将军今郤縠,豺狼满地待虔刘。
  • 晓日千山赤,寒烟一岛青。
    羁心霜下草,生态水中萍。
    黄屋迷襄野,苍梧隔洞庭。
    空将垂老泪,洒恨到沧溟。
  • 迂疏乏世用,矫情非所安。
    投簪谢时辈,聊得心中宽。
    回首望故乡,枳棘日以繁。
    譬彼水上萍,随流且盘桓。
    楼头好山色,晴雨皆可观。
    未知明朝事,且尽今日欢。
  • 江上秋风急,天寒雁南归。
    客子眷长途,中心一何悲。
    顾瞻望四方,有怀当告谁。
    霜露日夜零,百卉厌其枝。
    衰谢不待期,荣盛安可追。
    太息复太息,怆悢涕沾衣。
    ¤
  • 松柏守孤直,不争桃李色。
    明星在青天,有时化为石。
    春风车马尘,竟日翳紫陌。
    宁知禾黍地,旧是王侯宅。
    蓬莱有仙药,求之不可得。
    霜风吹林木,岁暮徒怆恻。
    ¤
  • 力役困年侵,种棘代遮逻。
    豫防苟无失,有地孰敢唾。
    风条曲抽乙,雨叶细垂个。
    是时春载阳,土脉如膏和。
    分强督艺植,勤惰各有课。
    挥锄绿烟披,转石苍藓破。
    稍看萌蘖长,渐睹根株大。
    结荫冒长堤,开花映高座。
    猿公不敢窥,貉子那得过。
    慨慕陶公言,罔俾分阴蹉。
  • 虎丘山下月朦胧,阊阖门前动地风。
    《子夜》一声琴一阕,杜鹃声在碧云
关于作者 详细介绍

刘基

刘基(1311年7月1日-1375年5月16日),汉族,字伯温,处州青田县南田乡(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)人,故称刘青田,元末明初军事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,明朝开国元勋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封诚意伯,故又称刘诚意。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,谥号文成,后人称他刘文成、文成公。

元至顺间举进士。博通经史,尤精象纬之学,时人比之诸葛亮。至正十九年(1359),朱元璋刘基宋濂等名,礼聘而至。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,倍受宠信。参与谋划平定士诚、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。吴元年(1367)为太史令,进《戊申大统历》。奏请立法定制,以止滥杀。

朱元璋即皇帝位后,他奏请设立军卫法,又请肃正纪纲。尝谏止建都于凤阳。洪武三年(1370)十一月封诚意伯,岁禄240石。四年,赐归。刘基居乡隐形韬迹,惟饮酒弈棋,口不言功。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。入京谢罪,留京不敢归,以忧愤疾作,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。八年,遣使护归,居一月而卒。刘基精通天文、兵法、数理等,尤以诗文见长。诗文古朴雄放,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、同情民间疾苦之作。著作均收入《诚意伯文集》。

刘基朱元璋平天下,论天下安危,义形于色,遇急难,勇气奋发,计划立定,人莫能测。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:“吾之子房也。”在文学史上,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“明初诗文三大家”。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“三分天下诸葛亮,一统江山刘伯温;前朝军师诸葛亮,后朝军师刘伯温”的说法。他以神机妙算、运筹帷幄著称于世。

关于评价
刘基是明朝初期的著名诗人、政治家和军事家,他的诗歌作品流传广泛,被誉为“诗史”。
以下是对他的评价:
1. 文学成就:
刘基的诗歌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关怀,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苦难。
他的诗歌风格独特,语言生动,富有感染力。
2. 政治才能:
刘基作为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,为明朝的建立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他廉洁奉公、勤政爱民,深受百姓爱戴。
3. 军事才能:
刘基在军事上也有着高超的才能,他曾为明朝平定天下出谋划策,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智慧。
综上所述,刘基是一位具有卓越文学、政治和军事才能的杰出人物,对明朝的发展和文学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年代
收录作品
599首
推荐购买
推荐作者
友情链接:
  • 阿玛尼
  • 帕玛强尼
  • 爱马仕女包
名句 | 成语大全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